操作系统

整形与纪录型信号量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Zh1为明天1

整型信号量被定义为一个用于表示资源数目的整型量S,wait和signal操作可描述为:

wait(S){

    while (S<=0);

    S=S-1;

}

signal(S){

    S=S+1;

}

wait操作中,只要信号量S<=0,就会不断地测试。因此,该机制并未遵循“让权等待” 的准则,而是使进程处于“忙等”的状态。

记录型信号量

记录型信号量是不存在“忙等”现象的进程同步机制。除了需要一个用于代表资源数目的整型变量value外,再增加一个进程链表L,用于链接所有等待该资源的进程,记录型信号量是由于釆用了记录型的数据结构得名。记录型信号量可描述为:

typedef struct{

    int value;

    struct process *L;

} semaphor

相应的wait(S)和signal(S)的操作如下:

void wait (semaphore S) { //相当于申请资源

    S.value--;

    if(S.value<0) {

        add this process to S.L;

        block(S.L);

    }

}

wait操作,S.value--,表示进程请求一个该类资源,当S.value<0时,表示该类资源已分配完毕,因此进程应调用block原语,进行自我阻塞,放弃处理机,并插入到该类资源的等待队列S.L中,可见该机制遵循了“让权等待”的准则。

void signal (semaphore S) {  //相当于释放资源

    S.value++;

    if(S.value<=0){

        remove a process P from S.L;

        wakeup(P);

    }

}

signal操作,表示进程释放一个资源,使系统中可供分配的该类资源数增1,故S.value++。若加1后仍是S.value<=0,则表示在S.L中仍有等待该资源的进程被阻塞,故还应调用wakeup 原语,将S.L中的第一个等待进程唤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