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成熟或者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 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是德国诗人兼作家歌德曾说过的一句话,而他所著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更是淋漓尽致的再现了处于青春爱恋之中男子的欢喜与哀愁。
本书以维特这位多情善感的主人翁写给他的朋友一封又一封的书信,描写了维特与夏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的青年们追求爱情自由的心声。为了逃避世事的纷繁,维特来到瓦尔海姆。在一次乡村舞会上,他结识了天使一般的少女夏绿蒂,并且在明知她已经订婚的情况下依然不顾一切地深深爱上了她。为了忘掉这段感情,维特去了很远的一家公使馆担任书记官。然而由于不得志,他又回到了夏绿蒂身边。但这时夏绿蒂已结婚。他被逼入了绝境,最后举枪自杀。
我辛辛苦苦地在生的原野上奔走,我以为我走的很远,我以为不久我将抵达,然而现实却把我摔回了原地。风从四面吹来,我却不知该往那哪儿走。少年维特之烦恼,或许我们都曾有。深深地爱着一个永远不可能得到的人时,那种无望,痛楚和折磨,这实在是人世间莫大的悲哀。
不幸的是,维特又是一个感情极其丰富而又极其偏激的人,一旦爱上一个人便把整个世界给忘记了。他的心智为爱而生,也为爱而灭。在他预感又确认这份爱永远要这样痛苦下去时,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最后他平静地选择了死亡。
在维特的身上,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正是为什么小说自问世之日起,风靡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反过来说,维特的幻想,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都是我们年轻过的证据。谁人年轻不曾爱幻想呢?
爱情是一种疾病,能让人发狂;爱情也是一种幻觉,能让人盲目,甚至智商下降。特别是处于热恋期的少年,往往容易被爱情所蒙蔽,忽略了我们所爱的人有时只是我们心中所幻想的那个人的事实。
最美的爱情来自想象,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毕竟人无完人,当真正了解所爱慕的那个人时,我们并不一定真的就会继续去喜欢他。
因为不了解,所以走到了一起;因为太了解,所以选择了分开。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可怜的维特,一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失去了理智,作出了决绝的选择。让人看了在同情之余,也不禁为之扼腕叹息。
其实少年维特们心中,总有那样一个心中的女神绿蒂,使自己愿意为之生,为之死。只是也恰是这样一位绿蒂,当终有一天让维特们明白她只是众多女子中的一个,不再自欺欺人的说她是不可缺少的唯一,不再轻言爱她爱的要疯掉的时候,则维特终将成长理智。其实爱情,远没有那么多天长地久,没有那么多情比金坚。有的只是那些试图占有而不得,或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失败的一个华丽谎言而已。
成熟或者死掉,是小说或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少年维特都要面临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