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享业务看投资逻辑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查尔斯的小梦想

2018年对于共享企业来说是一个致暗的年度。共享自行车的领头羊mobike被低价并购,ofo的创始人被征信系统定义为老赖。而在共享自行车兴起后,又热起来的共享汽车也一地鸡毛。甚至于在2018年才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的TOGO也在近期暴雷。那么共享业务真的是如此不堪吗?

我的回答是,共享自行车和共享汽车确实是一个商业逻辑存在问题的商业模式。

1、共享自行车和共享汽车的底层商业逻辑

其实共享自行车和共享汽车的底层商业逻辑就是简简单单的租赁业务,其本质是分时租赁。有就是将原先以月或者以日为单位的租赁方式变成以分钟小时为单位的租赁方式。

所以从其本质来说,共享汽车和共享自行车和传统的租赁业务的商业逻辑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有不同的地方的话,就是共享业务希望通过将原先以月和日为单位的租赁方式变得更为碎片化,挖掘用户碎片化的使用需求。

2、为什么共享业务会败走麦城

2.1 用户的需求并没有如此的碎片化。

在我看来,用户碎片化的需求应当来自于两个维度,即时间空间。目前中国大城市的城市布局其实对于这个时间空间的碎片化需求有巨大的挑战。

从共享企业来说,他们最希望出现的是用户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呈现均匀分布的。这样就会使得他们的车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使用。但是我们上面讨论的用户需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集中性,造成了这些企业的车辆在高峰时期显得不够用,而在平常时间,其实处在一种闲置的状态。

2.2 运维成本非常的高

无论是共享自行车还是共享汽车的运维成本都非常的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 共享的风口已过

可以这样说,共享业务的风口已经过去了。在现在这个阶段,共享业务已经不是投资者青睐的行业了。因此,就目前来看,还没有任何一家共享企业能够给自己造血。只要他们无法获得新的投资,那么资金链断裂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2.4 押金的挤兑效应

从这里看,其实共享企业的业务很有点像银行业务。一旦用户对共享企业的信心出现问题,他们会第一时间将交付给共享企业的押金退回来。而这些共享企业收取的押金,是不可能老老实实的放在银行账户里面的。在平时,他们只要在账户中维持一个相对比较低的资金水平,只要能够应对小部分的用户的退押金需求就可以了。但是,一旦出现用户挤兑的情况,那么这些企业马上就会出现资金流的问题,而共享企业一旦不能向部分用户兑付,这个消息一传开,马上会形成滚雪球效应。

所以,基于以上因素。共享企业集体败走麦城,其实是和其自身的商业逻辑息息相关的。

3、从共享业务看投资逻辑

共享企业的兴衰史,是一个很好的让我们重新甚至投资逻辑的契机。其实,我认为从投资的角度我们应该至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以上就是我对共享业务的一些理解和看法,与大家共勉!

—— 来自:查尔斯的小梦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