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常常谈不上秘密,how才是
亦如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们,“课上学习很重要,课后复习也很重要,但是,它们都不如课前预习重要。”
可就像是,我们从来都不会重视“妈妈的三叮咛五嘱咐”一样,且不管我强调多少遍“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可能够真正做到的小伙伴,却少之又少。
当我们想要通过一门考试,或是学习一项技能时,首先想到的是报一个学习班,找一个靠谱的老师。这时,也许对于绝大多数小伙伴来说,最为关心的是,我的“学时”有多少?我具体学到些什么?然而,他们从来不会说,甚至压根不会考虑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我的“用时”有多少?我怎样才能更好的使用我所学到的东西?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从小到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从来没有向我们解释清楚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于是,我想知道,与此同时,我猜这也肯定是很多小伙伴都想搞清楚的一个问题:
“做到”,咋就这么难呢?又,它究竟难在哪儿呢?
事实上,要在“做到”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也许就会令绝大多数小伙伴如释重负,即——长期。
一天做到,进而获得进步,一周甚至是一个月都做到,进而获得很大的进步,其实并不难,真正难的是长期做到。而长期,又其实是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的,即笑来老师在他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一书中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
七年就是一辈子!
也即,人其实是可以活很多辈子的,每经过一辈子,人其实是会有很大的改变的,当然,前提是认真的践行那些世人皆知的大道理。
人们常用“七年之痒”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关系,仔细想来,若是一个人七年前就是什么样的认知,七年后还是什么样的认知,不痒,甚至不厌才怪呢!
除了“长期”,让很多人止步于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即,绝大多数人没办法做到深入思考。比如,很少有小伙伴会从正反两个方面问自己,“如果我通过了这门考试,学会了这项技能,我能获得什么?反之,我会失去什么?”
如果说,“我会因此而获得什么?”,我们倒还可以想象得到的话。那么,“我会因此而失去什么?”,则是绝大多数小伙伴想象不到的,因为,压根就没有得到过啊。
另外,进一步思考,为了避免重蹈父母和老师们多年前的覆辙,即无论或打或骂,亦或是其它更为极端的方式逼迫孩子学习。我所采用的方法是,除了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用时”的重要性,“长期践行”的重要性之外,我自己每天都在学习和应用。就像是,学习无非是多读多写多思考多使用,所以,自打2020年,我便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自打2021年,我也便养成了每天写作的习惯。
有一个词汇叫做“改头换面”,其本意是用来形容那些发生很大变化的人,而于长期主义者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形容词,也不是一个比喻,而是真真切切的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