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否可以为了市场而被剥离?

2014-10-25  本文已影响30人  沫之季节

观完《深夜前的五分钟》的那一刻,我是深深的无语的,因为貌似明白很多细节都暗示着一些线索,但是电影完结那一刹那我也没把线索连接起来,甚至还没想到这个电影的性质其实不是爱情文艺篇,而是一些关于自我认同与价值取舍的深层思考。就像前一段时间一直在看好莱坞大片,视觉被轰击得厉害,想同样以轻松地心态来看这部片,已经完全做不到了。原本以为我可以用文字来概括这个影片中的场景,但是在每一个画面都带着导演用心良苦地设计的情况下,我无能为力,文字不是最有力的东西,画面才是,用什么来形容?精致,温暖,迷茫,寻找,许多相同相似的场景在重复,但是每一次的角度,音乐,灯光或许都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没有特技的渲染,有的只是缓慢的长镜头和渐隐的画面切换,我想,对我来说,不管重复多少遍,都会找到一些新的对于听觉与视觉的融合,构图和明暗的理解。

这部电影最让我纠结的地方就是文化的内化,葡萄牙诗人佩索阿的诗集,蓝色蝴蝶的隐喻,华语经典电影《神女》,《小城之春》,虽然知道这些情节的安排都是有意义的,但是由于文化底蕴或者知识面的不够宽阔而无法理解这些情节的安插的意义,但是它们都是流畅地存在于整个影片的叙述之中的,可以说是这些文化内化的出现才有人物一次次的心理上的转变,从而推动情节的转变。所以说,不是通常情节推动的故事发展,而是文化,是取舍,推动了整个人物发生的一次次改变,而观影者会由于对于文化认知的缺失,而少了对于故事情节上的把控,而整个影片,不应当说是情节故事篇,而是一种对于心理的认知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人性的拷问,认知的变化,存在于一些虚拟层面的东西,是很难在短短2小时之内,引发众人集体的思考的。因为,电影的市场已经僵化,迎合市场浮躁心态的电影大行其道,插科打诨,毒舌,女王,屌丝撸起,突然撞大运,无所不能,性格固定化等等才是迎合市场的做法,所以,端着一颗图轻松的心情是无法欣赏到这部电影的,我也是,一开始,很累,很不解,但是会对影中出现的诗人,音乐,经典电影有想去了解的冲动,就像,好的书籍,让你行动,好的摄影,让你有所感悟。

同时对于自我认同这一方面,我从来没有对于自我认同的障碍,相信大多数和我同龄的人一样,因为年轻的一代是个性而张扬的一代, 所以想要站在与影片同一角度来看待这种认知问题,有点困难,但是我开始有些了解:活的自我,这不像我的做法,我是怎么了,突然变了。。这些以往或许存在于每个人脑中微小即逝的想法或许就是关于自我认同的这一方面的问题,价值取自于我内心,不是通过别人口中的自己,或者比较中的自己,而获得关于我是谁,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而是自我认同,接受这样的自己,不去比较,不去羡慕,这样的自己就是自己。影片中的双胞胎姐妹同时在羡慕对方,但是都通过遗失,一个遗失肉体,一个遗失精神来达到自我认同的结果,因此,最终的时钟是准时的,我们不能贪婪地想选择多种人生,或者说,贪婪地想要别人的优点,而忘记了,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我的一切。

这部影片是值得我去深思重温很多遍的影片,不代表大众的看法。但是有一些,隐形需求,你不知道,不代表你可以选择逃避。 同时,在每个人都是传声筒的现在,不希望经典的事物遭到埋没,就像影片中出现的所有诗集与电影音乐,你从不知道,但是经典是共通的,多少世纪过去,经典依旧有它存在的形式和理由,不应该由于市场的舆论导向而走向消失。艺术都是相通的,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去否认,因为谦卑,是人性的本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