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人讨厌的应酬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两天一直下雨,心都跟着潮湿的要滴水了。到杭州已经五年了,仍然不适应这阴雨绵绵,我还是喜欢北方干爽的天气。但是相比较于今天不得不去的应酬聚会,我倒并不觉得阴雨的可憎了。我是极不情愿参加任何应酬饭局的,包括同事之间互相邀请吃饭,情感上排斥,心理上拒绝,身体上僵硬。
我可能从性格上就特立独行,不喜欢拉帮结伙,蝇营狗苟。从上学开始就不愿意参加各种组织和活动,曾经我也自己想过是不是心理上有点问题,怎么可以这么和大家格格不入?
小学的时候,限于农村条件,什么都没有,我就喜欢自己一个人上学放学,想慢就慢,想快就快,兴致来了还可以绕个路去看看田野。也可以躲到田间地头麦秸垛的洞里,有风的时候可以避风,有太阳的时候很温暖,我觉得那里是我自己的世界,是任何人都无法侵入的独立王国。我能把自己的苦闷向草垛诉说,我觉得草垛承载了我全部的不快乐,它是我极其忠实的伙伴,虽然它没有生命,没有感情。
中学的时候,到了县城,开始有各种球类活动,篮球、足球、乒乓球,有时候还会有羽毛球,活动很多,但是我不喜欢,连拉拉队我都不太喜欢,觉得太吵闹。就是大球小球的,争来抢去,有什么意义?输赢又能证明什么?有时候太在意输赢反而输了所有,争抢锋芒太盛就陷入难堪。我就想坐着,或者沿着操场走一走,我感觉很惬意,集体活动我还是逃不掉的,但也仅限于集体活动。
高中的时候,学习压力太大,买了随身听,又买了不少磁带。我最喜欢中国古典名曲,古筝、琵琶、二胡、笛子,都有,但凡古典名曲基本上都买了,都是从饭钱里挤出来的零花钱买的。我记得高二那个冬天下大雪,看到操场白茫茫的一片,我就带着随身听去操场在大雪里漫步,听着古筝曲子,茫茫天地间就我一个,真的是心境、意境、环境和感受都很在线。也许在别人眼里我是个疯子吧,但我觉得特别享受。
大学的时候,我的特立独行更是不可收拾,很不喜欢合群,同学之间要好的人极少,现在还在联系的也就一个。所有的社团我都不参加,我只关注自己的感受。上网用 QQ 申请软件申请了好多个 QQ 账号,每个都登录一下看看,最后选择一个读着比较顺的号,其他的弃了不用,也属实用不过来。还是网上更方便,随便说话,随便打招呼,反正我也习惯了没人关注我、没人回应我,纯纯是玩着玩。
那时候也有一个写作的网站,叫榕树下,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里面有很多我喜欢的文章。那时候觉得特别好,还把很多好文章搬移到我的网易邮箱里,保存起来,没事就看看。我还买了很多的软盘,存储写的文字,因为存储量太小了,1.44M 一张盘,有时候一个图片就满了,所以买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不可想象。这些过去的东西已经全都随着搬家消失无踪,即使不消失,现在的电脑也没地方读盘了。
这时候的网络就是我最大的活动空间,它满足了我所有的想象和期待,不需要去面对乱七八糟的人,想知道什么就自己看,有无限的知识和信息,有不知道姓名却能聊的热火朝天的陌生人。我最喜欢的是榕树下、天涯论坛和猫扑社区,用了天涯博客、新浪博客,还有 QQ 秀,下载用的网际快车、电驴等。视频也特别好玩,虽然很不清晰,但是至少能看到真人了。唉,说着说着就孤独的老去了。
后来参加工作了,仍然摆脱不了不合群的毛病,我可能比较适合活在虚拟世界里,可以恣意妄为。工作上的应酬越来越多,有一些走动也成了例行公事,但我最烦这种行为。有一次去领导家,我拿着东西在楼道里上下了不下十次,就是不敢敲门进去。从此更加讨厌应酬走动,只要有应酬就不自觉的浑身不自在,话也说不好了。走动的事情更是不可能了,有了一次教训,我彻底把自己藏起来了。除非逼不得已的大聚会,参加起来没有太大压力,小范围的聚会我能推就推,找尽理由不参加,实在是心里恐惧。
今天又是一场纯粹的应酬,极不情愿的我最终被拉上了,实在不好再推脱。以往还好说,这个年前的节骨眼上,又是各种领导参加,除非不想在这个单位混下去了,只能硬着头去参加,但是内心是真的特别排斥。我特别好奇,应酬到底从何而来?人类在还没有成为人之前,只有动物属性的时候有没有应酬?太古老了,也真是说不清楚。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偶尔电闪雷鸣,这大冬天的打雷,在老人嘴里听说是有什么精怪被上天惩罚了。我倒希望老天把这世间的不快冲刷干净,把组局的念想都打掉,还我一个纯粹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