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气宝宝的炼成
突然想聊聊孩子的1-3岁那些事。
因为我发现,很多的成年人的问题都与那个阶段的成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3岁这个年龄段正是孩子自我形成的阶段,也是的孩子尝试着与母亲(这里指主要亲近对象)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耗时费日,却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这时的孩子练习着去疏远母亲。“看得见”和“看不见”,“看”和“不看”成了孩子重要主题。此时的母亲,作为孩子的安全基地,起着重要作用。让孩子总是能够退回到那个基地。
孩子离开母亲去探索世界,也许仅仅是独自一人离开母亲到稍远一点的地方去玩,母亲暂时被孩子“遗忘”,孩子享受着在世界上单独行动的乐趣。随后又回到母亲身边,让妈妈把自己抱着,回味着刚才的世界多么“可怕”,而自己又完成了一桩多么伟大的英雄壮举。
这是孩子向着独立迈出的一小步。
然而,独立的步子不可能一直勇往直前。可能会有下一阶段,孩子表现得不愿意离开母亲,同时伴有较大的情绪动荡。孩子所做的一切必须要在母亲的注视下才能完成,自己的感受要和母亲最大程度的分享。这是因为之前的高高兴兴冲进世界的独立行为引发了孩子的分离感和损失感。所以他又退回到了之前的核心关系中,想再一次体会和证实母亲还是“一切照旧”。
回到母亲身边的接近行为,又导致了过于接近,孩子心理发展的结果就必然导致出现下一次的分离步骤。
在这个阶段里,孩子不停地往返于“独自接近危机”,和“回归母亲”这两个倾向之间。进两步退一步。
当孩子有意识的独立离开母亲的时候,体会到了“分离感”和“损失感”,同时伴随着孩子心中出现了“善-恶”的分裂。孩子处于两种愿望的矛盾中,一种是离开母亲去独立的愿望,另一种是想和母亲共处的愿望。
对于1岁多的孩子来说,母亲是一切“善”的代表,孩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善”因此不愿离开母亲。但是发展的需求或者自我意识形成的需求要求孩子越来越多的独立性,所以母亲必须要被看成是“恶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最终离去。孩子把自己的“分离攻击”看成“恶”,并把这个“恶”投射到母亲身上,于是他可以离开了,因为他可以离开一个“恶人”。这种分裂也是为了让孩子更轻松的追求独立性。
当孩子再次回归到母亲身边,母亲又突然变成了好母亲,他可以在母亲身边再次享受依赖性和安全感。
到了2-3岁,也就是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如果孩子的身体和心理被很好的照顾,他就会内化一个善恶并存的母亲形象。并慢慢的开始认识到所有的人都是善恶并存的,也是可以被接受的,这也包括了孩子自己。孩子可以自由的选择留下、离去还是返回。既然妈妈是善恶并存的,那么就算是离开了,还是可以信任的。
如果这个时候的孩子,当母亲不在时,并不表现出愤怒和生气,这可以表明孩子的独立性的良好发展和善恶并存的母亲的成功内化。在孩子的心里,这时的母亲不再被简单的看成一个坏妈妈。
2-3岁的孩子往往会用一个实物来象征母亲和与母亲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过渡性客体。通常是一件旧毯子,或是一个玩具熊。过渡性客体给孩子提供了一种恒定的感觉,令他感到舒适安慰。
过渡性客体作为一个象征物,只有母亲形象确实活生生的内化进了孩子心中时,才可能实现。如果不能在内化母亲和与母亲的关系,就不能象征性的加以表现,那也就不能成功的统一善的形象和恶的形象,这样就会发生分裂。
如果孩子能够成功的获得善恶并存的母亲形象作为内心的伙伴,那么这就意味着孩子相信自己不会被遗弃,相信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不一定非要依赖母亲不可。将来孩子就知道如何应付威胁,能够认识到同一个人既能带来满足和安慰,也能带来迷惘与不安。
如果孩子内化善恶并存母亲形象失败,会在心理上造成深远的影响,既涉及对他人的信任,或者轻信或者多疑,也涉及对自己的信心。
这一切又反作用于对自己和别人缺点的接受态度,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评价要么十全十美,要么一无是处。如果我们很差劲,那么我们就一文不值,就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强大的威胁,谁都能随心所欲的对待我们,这是最为绝望和无助的状态。这也与内心缺乏一个恒定的善恶并存的母亲形象有关。
因此,1-3岁的孩子,母亲的照顾尤其重要,这个照顾不仅仅是身体的,也包括是心理的。母亲接纳孩子,一呼即应,即使是孩子要求粘在自己身边,维持婴儿状态的关系时也给予满足,当孩子孩子表现出独立意向时,甚至对自己释放分离攻击,也绝不加以阻拦。让孩子既能依附于自己也能和自己分离。分离和关系同时存在,生活才能成功。
依赖与独立,留下与离去,服从命令和自作主张。让孩子在这些问题上获得良好的发展条件,那么他就可以在以后的道路中避免分裂,活出自己,元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