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充斥着国学、传统文化,以至于我们很多人常常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理解的广义传统文化,狭义传统文化是指什么,什么是优秀的狭义传统文化,什么是国学。我们成人到底该学什么。青少年到底该学什么。我们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收获什么。
当我们有了辨别力以后,就不会再谈什么国学这个概念了,我们会说学习中国传统优秀哲学文化、中国传统优秀艺术文化、学习中国传统优秀自然文化,但是不会说学习什么国学,这是一个没有必要存在的概念
中国有5000多年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角度,为方便理解,至少可以有三点(不限于该三点,权且作为一个维度性的分类)
1.哲学文化
为什么四大古文明,三个消失了,就是因为其他三个文明,缺少像中国这样一代代的哲学家,他们伟大的思想,代代相传。
中国的哲学文化,概括起来就是儒释道,易经是源头。这是根,是再过几千年也一样是根。而枝叶比如小孩子的启蒙教材,像《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中许多内容都不合时宜,除非有现代化的解读,除非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可是从来没有人做过这件事,而是拿来就用。我们一定要理解,谁是根,谁是枝叶。
而且里面另一部分是知识,知识的信息量跟现在的百度相比差太多了,不一定去学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倒是可以学学现代科学,好比最近拍摄到的黑洞照片。
中国哲学文化相关哲学家及经典。周文王与《周易》,孔子与《论语》,孟子与《孟子》,老子与《道德经》,庄子与《庄子》,六祖慧能与《六祖坛经》,朱熹与《朱子语类》,王阳明与《传习录》,甚至还可以包括教做人做事的中国四大名著,《曾国藩家书》,《了凡四训》,释迦牟尼《金刚经》,国外教打坐冥想技巧的《禅者的初心》等,后者偏实践。这些是我们该学习的。
王阳明哲学,为什么我不把它叫做王阳明心学,因为叫心学不能让人更好的理解王阳明融合儒释道的智慧。而且我们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历史上的这些古圣先贤的话,可以用哲学家一词,这样就可以有统一的认识,而不会纠结于每个人的不同身份。
王阳明汇儒释道为一体是最难能可贵的大哲学家,大圣人,完人。内圣外王,立功立德立言,取得人生三不朽成就。中国有两个半完人,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都是精通传统文化智慧,又经世致用的人。
我们早已在国家层面对王阳明哲学予以肯定,说是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文化的精华。这是我们该学习的。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看到这么个现象,一提到学国学、学传统文化,就是穿个汉服,读读论语,甚至把《弟子规》当做宝贝,我前专门写过文章批判过,里面有不少不合时宜的东西,作为传统文化枝叶的《弟子规》算不算优秀传统文化。
穿汉服,是形式文化,也是一种文化,但我们要知道不是本。所以我们作为父母的,在让子女学习所谓国学、所谓传统文化之前,自己首先要知道这个道理,真正的本,是中国古圣贤心哲学家的人生观,价值观,精神情怀,智慧。而且只有从经典中获得。
成年人要学习的,马云说他只读三部书,儒释道经典。
古人七岁入小学,学习基本的洒扫应对进退,十五岁智力提高,入大学学习政治,伦理,哲学等智慧的学问,心灵的学问。即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我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文化,不管什么人怎么定义,最终内核,学什么呢,儒释道中的人文精神,人生观,价值观,智慧。比如,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一个很经典的人生价值观。我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经典,和圣人直接碰撞思维,加上我们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就会形成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使命。
学习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文化,这个措辞中,没有国学两个字,而是突出优秀,哲学。
学习的目的是开启心灵的智慧,开悟自己。提高灵商。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已经是没有争议的,其实还有一个商叫做灵商,灵商比情商更重要。灵商是最高级别的。智商像汽车,情商像高铁,灵商像飞机。
西方的很多研究心灵,灵性的,或者国内像张德芬等,他们讲来讲去,枝叶太多反而让我们迷茫,成为心灵鸡汤。
而我们如果有自己的独特判断力,仔细研究发现,要么是佛教的空性理论,要么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理论。都逃不开这两点。
还有一个可以定义为伪国学,伪传统文化,就是“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大家都知道王阳明哲学是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文化的精华,像知行合一,致良知,经世致用思维,实践中练思维,实用的打坐技巧。
可是纵观研究王阳明的学院派专家学者,都逃不掉两个弊病,一个是空谈理论,却不练基本功,包括四项,冥想功,行动功,做人功,做事功夫。王阳明强调要在事上磨练。
第二个弊病是不会跨界学习研究理解王阳明的哲学,其实王阳明的哲学包含了佛教空性思想,不理解佛教,不理解打坐就不能理解王阳明哲学,还有量子力学可以解释空性,脑科学心理学可以让人理解潜意识和心灵的结构组成,等等。这些跨学科的研究学习,才能让我们建立真正的相信,而不是嘴巴说相信心学,心理却没法说服自己。
2.艺术文化
中国的诗词、戏曲、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艺术绚烂多彩。
小孩子宜学,从小提高欣赏美的能力,幸福力,创造力。这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注意,和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文化,有区别,后者注重的是价值观,精神,开智慧。
启蒙教材,《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枝叶,许多内容不合时宜,没有现代的生命,而且跟现在的百度相比,信息量完全不够。可以定义也伪国学,伪传统文化。
那难道枝叶都没有了好的,科学的了吗,像《增广贤文》,《了凡四训》,《曾国藩家书》,这些还是比较优秀的可以学习。
3.自然文化
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杭州西湖、苏州园林、秦陵兵马俑等自然文化遗产享誉中外。
这个比较好理解,不做过多说明。
所以,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很丰富的,关键是要有一双会辨别的眼睛,辨别所谓的国学、传统。
最后,重要的事情强调三遍,我们有了辨别力以后,就不要再谈什么国学这个概念了,我们可以说学习中国传统优秀哲学文化、中国传统优秀艺术文化、可以说学习中国传统优秀自然文化,但是不能说学习什么国学。这是一个没有必要存在的概念
我们有完全的文化自信。
4.中国传统优秀哲学文化的目标是人文关怀
研究中国儒释道哲学经典,能够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安定、找到智慧的源泉、明白理想的人格、三观、家庭教育、什么是快乐的本质、什么是焦虑和压力的本质、人生的三个层次的我、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等人生大命题,让我们的人生少了很多困惑和苦恼。所以中国传统优秀哲学文化的目标是人文关怀。
读经典的心法:
佛教禅宗:忘掉文字、以心传心。
儒家孟子:一味地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对于读经典的书,只不过取其中的二三个道理罢了。
我们要从中华文化中传承什么?
一种是精神情怀和价值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一种是成人: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易经品格),有明心见性的智慧(佛家品格),有内心虚静无为的快乐(道家品格),有内圣外王、知行合一(儒家品格)的事业。
原创中国儒释道智慧精华顺口溜: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缘起性空,明心见性,智慧乃出。
3、虚静无为,快乐自在心田。
4、内圣外王、知行合一,一生都要致良知。
5、人格完善,乃为人。
6、比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教育、三观的教育。
7、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比情商更重要的是灵商的培养。
8、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9、安身立命、通权达变、将心比心。
10、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1、孝是人间最大福报,胜于供养千百诸佛。
12、一切法由心想生,每一个人可以导演自己的人生。
13、了然世界虚幻泡影本质,觉醒自性广大足俱一切智能,功德胜过比三千大千世界还要大。
14、人生不过百年,家风可传无数代,譬如心宜善,言宜慢。
15、家风家训,比知识更重要。
16、古人之智慧,以心传心,心心相印,不拘泥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