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牛人进化营运营学院

曾国藩的修身之道

2019-06-06  本文已影响4人  阿强_慢即快

曾国藩的修身之道

01.梦想是改变人生的原动力。

曾氏家族是一个普通的家族,从宋朝到清朝五六百年间没有出过一个秀才,几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了曾国藩的祖父这一辈,发誓要供出自己的孩子读书当官。

然而他的儿子曾麟书从十几岁开始考试,结果考了十六次,年过四十,头发都花白了,连个秀才都中不了。曾国藩十四岁时便被父亲一起带来参加考试,连续考了五次,也是场场落第。

儿子、孙子的屡次落第,然而老头子却不信邪,一生有三不信,不信看风水的地仙,不信医生,不信和尚道士,只信人定胜天,极力支持儿子,孙子考试。儿子曾麟书在四十三岁时破天荒地考中了秀才,就在第二年,曾国藩在参加第七次考试后也考中了秀才,由此开启了他读书做官之路。

02.越笨拙越努力。

曾国藩读书凭的是一股笨功夫,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经历了六次小学毕业考试的失败,曾国藩并不气妥。他认识到自己的笨拙,但他倔强到底,绝不放弃,他任着超人的努力,同时他不再用蛮力,对比反思自己的学习中的得失,终于打通了写作的关节,在经历了第七次考试后考中了秀才。

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固,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

03.复盘才能翻盘。

曾国藩把写日记当作学习圣人的方法,从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一日开始记日记,到去世的当天。前期写日记有所间断,但一直坚持着。他把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日记要恭楷来写,这反映了一种诚敬的心态。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不光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他还听从朋友的建议,把日记送给朋友传阅,要求每个人做点评,把自己的行为坦诚地公布在朋友面前,让大家监督他。

正是这种长久坚持写日记反思的习惯,使得曾国藩戒除了恶习,走上内圣外王之路。

04.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事。

在古代,一个人要获得知识信息,在外想获得帮助,全要靠朋友。所以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质量,决定了一个的视野有多宽广,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事业的广度。

曾国藩到了京城后,迅速结交了一大批好朋友,他的朋友中,有讲躬行心得的镜海先生、峰前辈、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有讲经知道的,吴子序、邵慧西;讲诗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在他的日记中,几乎没有一天不社交的,经常 交往的朋友有一百多人。

曾国藩急公好义,特别爱助人。朋友有什么困难,在银钱上是量力而行,办事则是竭尽全力,因为肯于付出,名望一天比一天高,越来越受到同乡的推重。

在这些朋友中既有像唐鉴、倭仁一样可作为老师的朋友,也有像陈源兖一样的敢于说出真心话的朋友,使得曾国藩进步很步很快。

05.敬畏之心。

穆彰阿无疑是曾国藩的大恩人,曾国藩考试时,穆彰阿便是主考官,对曾国藩的飞黄腾达起到助力的作用。但曾国藩与他的交往完全保持 在正常的范围内,因此穆彰阿倒台时,曾国藩也没有受到牵连。

曾国藩在统率湘军是时,在朝中又遇到一个特别支持他的权臣肃顺,正是肃顺的建议,曾国藩才当上两江总督。但是曾国藩跟他也没建立私交,后来慈禧发动政变,隶顺被杀,曾国藩也没有因此被牵连。

曾国藩自从咸丰二年组建湘军,一下没有得到地方实权,直到九年后才正式署理两江总督。但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属于公的,与自己的私利毫不相干,常常担心权力过大不得善终。他公私分明,从不用公家的钱办私人的事,他家里的女人都要“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亲自纺纱绩麻,做小菜点心酒酱,做针线刺绣,做鞋缝衣等。主张惜福,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别人送他礼,他也只取一点。

06.感恩之心。

穆彰阿确实是曾国藩升官路上一个重要人物,对曾国藩的飞黄腾达起到了助力的作用。曾国藩对穆彰阿是感念终生的。后来,曾国藩回到北京,还专门到穆彰阿家里去探望穆彰阿的家人。

曾国藩在京城探望的另一个是塔布齐的家人。塔布齐不仅在军事上是曾氏的得力助手,还在政治上帮了曾氏的大忙。因此,曾国藩特地看望了健然健在的塔布齐的老母亲。

这都是曾国藩不忘记帮助过自己的人的一份感恩之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