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当我们感谢贫穷之后……

2018-08-01  本文已影响5人  成小崧的工作室

近日,高考707分而被北大录取的王心仪姑娘的一篇有关“感谢贫穷”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而我看后,内心一阵悲凉。

贫穷虽然磨炼了王姑娘的意志,使她视学习为一件重要的事情,十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努力,终于考上了北大。

贫穷也没能使王心仪姑娘内心自卑,羞于表达,而是阳光地面对学习、生活,面对同学、老师,积极参与活动,培养自己的表达、组织、管理能力。

但是,这依旧不能成为我们感谢贫穷的理由。中国高等教育每年所招收的人数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每年必然有百万计的学子高考落榜,这其中必然包括寒门学子。一句话,不管学子们怎样努力,落榜都是成比例的必然事件,只是你我他的不同罢了。

那么王心仪姑娘的“感谢贫穷”竖在眼前,落榜的寒门学子该何以自处?无非使他们羞于见人罢了。当我们感谢贫穷之后,寒门学子落榜后将更加得不到理解,必然使他们自责更甚,更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不安全事故发生。

而且,当我们感谢贫穷之后,穷人对正当权益的述求将在道义上失去正义性。

事实上,现在的贫困大学生已经羞于去申请贫困助学金了,而宁愿利用课余时间到餐馆刷盘子赚取零花钱。

为什么?

他人能从贫穷中奋起自立,那我怎么也要自食其力,为什么要去申请补助呢?而实际上,依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申请贫困补助是合法合理的。

是的,王心仪姑娘的“感谢贫穷”往前一竖,穷人也只能有苦难言,说一句:是我自己懒惰,不思进取,哪有脸喊自己贫穷呢?

​​

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当我们感谢贫穷之后,我们对于社会变革的述求也将失去道义上的合理性。王心仪姑娘的“感谢贫穷”,树立起一面在贫穷中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样板”,舆论对这块“样板”大张旗鼓的宣传,过分强调了个人奋斗的意义与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要求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既然他人通过个人奋斗可以改变命运,那么,你为什么不行?你不行,那是你自己的问题,不是社会制度的问题。”

看,当我们再要求社会变革时,合理性便被大打折扣了!

是的,宣传“感谢贫穷”无异于将个人命运过多地寄托在个人奋斗上,从而掩盖社会的不公,并消解要求社会变革的合理性,多么可怕啊!

总结一下,当我们感谢贫穷之后,落榜的寒门学子将无以自处,穷人将羞于要求福利,我们也无脸再呼吁社会变革。

因为,我们的穷,都是因为我们自己,怪不了其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