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身。

梁启超:《儒学六讲》

2020-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深耕项目管理

我已意识到人除了动物性的吃喝拉撒外,必须有其他的追求,说白了就是人的活法。梁漱溟先生曾说,人生大概分为三种:建功立业,这种活法,找不到门径;出世即出家当和尚,又非我所愿,好多东西还没经历过呢;第三种,即儒家,追求内圣外王,即注重建立自己的独特的信念系统,指导自身。与人相处,进而影响他人;要我说,还要加上第四种:啥也不想,被本能所驱成为身体的奴隶,此谓禽兽之道也。探讨活法,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思考破除假话,建立自己的信念系统。
由此,读了梁启超的《儒学六讲》,几千年儒家发展史,先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功力深厚让人钦佩。下面分得/失两个方面分享这次阅读经历。

我曾说过读书是为了解惑。我的疑惑是了解一下儒家所倡导的人生追去是什么。但是这本书只有后半部分,才讲这个。前半部分作者于民国的时代背景下,阐述为什么要学儒,以及儒家的发展史。作者是旧的文化系统下成长起来的人,而我们这一代与他已经隔膜很深。而且,儒家里面空洞乏味的内容很多。由于在敬畏大师的观念之下,采用了从头阅读的方法,最终在看到我想了解的内容之前,已经消磨完了关于这本书的耐心。剩下的只能留待以后看了。
作者是尊儒的,新文化运动是反儒的。我期望这本书给出尊儒的强有力的支撑,以及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反思。可是没有,但是先生著述颇丰,在其他作品中应该能看到。

本书分为几个部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