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钟情这个我不喜爱的世界
盛夏,我去了一趟北京。不游玩,不怎么见朋友。连续十几日,从酒仙桥至青年路,淹没在上下班的人群高峰中,为的是去青年路每日优鲜的一个站点仓库,去做苦力——拣货。这是妹妹发展的副业,她想承包这个站点,在签合同前,每日优鲜公司提出要求,需要一个完整的团队,接手后就能正常运营。为了救急,妹妹将我从山中挖出来,请我北上,先顶替还未上岗的小工人员。签完合同,我算是功德圆满。
我在山中,每天看浮云流动,和山中的虫鸣对话,去清涧取水采样,酿酒,做一个“清贵人”,度过闲情浮生,好不快哉。原不想出山,妹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我说道:“你写作需要素材,你不是要关心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吗?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要好好珍惜。你不去融入他们的生活,又怎么写得出动人的作品?”
我在山中生活,时刻能体会到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艰辛。前阵子星球研究所推出一篇《15%的中国》,讲述美丽地带的贫困,我所在山中也占了名额,因此,并不需要跑去首都珍惜一个体验劳动人民如何挣扎生存的机会。
不知为何我还是去了,兴许耳根子软。亦或,心疼妹妹在为全家人创造良好生活而努力开拓业务,为全家人的幸福生活托底。虽然,她只出资承包,有人替她管理,她并不需要亲自去监督。但还是觉得,应该搭把手,助力完成她想做的事。
七月,是北京的雨季。在北京的许多时日,几乎天天有雨。有时落在早晨,苦了早高峰上班族们。有时,又在中午试探性地下一阵雨,不知道调戏了谁,下午便不见了踪迹。也有,气性不好的,落了一整天,不知道惩罚了谁。而在雨天配送的小哥们,是比较艰难的。
有一点好,北方的雨虽粗粝,却平铺直叙,不拐弯。去时,干净利落,不缠缠绵绵。天晴日子是有的,见不到阳光,闷热,云层很厚,蒙上一层灰,连同蓝天也一并相见困难。
清晨,我骑摩托出门,从酒仙桥去青年路的每日优鲜配送仓库,会经过数条街道,槐树成荫。七月的北京,槐花盛开,淡黄色小花朵,并不抢眼。七月还有槐花,令我诧异。傍晚归家,骑摩托穿梭街道,槐花满街,晚风一吹,纷纷飘下,落在人行道上,停车位上,车篷上,行人的发梢上。此时,我总会情不自禁伸出双手拥抱风,偶尔,有一瓣小槐花落在我的肩膀上,抖落手心,轻轻握住,像握住了好运气。
我在每日优鲜仓库拣货,干的是实打实的体力劳动,需要做到眼疾手快,记忆力好,费不上多少脑力。周末订单十分多时,体力也得跟上,经常在仓库里的冷冻仓、冷链仓、恒温仓来回穿梭,一会儿进入零下15度冷冻仓拣货,一会儿进入几度的冷链仓拣货,东西南北跑。算不上轻松,但也不十分苦。至少,比起夏季高温下在室外干活的体力劳动者,在仓库拣货,也算得上十分幸福了。
其实,我喜欢这个工作。因为时刻不停歇,没有时间天马行空,也不会犯偏执病,更不会与人讨论热点时事。不再表达,便不会得罪人。有人说我,我不说话,便十分美好,一旦开口,必得罪人。
我当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不过仔细想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因为话未说出口时你是它的主人,说出口后你是它的奴隶。我们势必会为自己的言行所累。但,有道理不代表正确,有些道理是需要扔进垃圾桶的。
不过,我更喜欢一句,没有话要说是快乐的。
拣货的日子,我很快乐。每天与仓库的大姐比赛,比谁手速快,记忆力最好。虽然,我的记忆力超强,但是比起对拣货有丰富经验的大姐,我这个拣货新人,时常感到技不如人。不能小看每一份不起眼的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窍门。如果能从中优化,将会省时省力,不会那么劳累。
在拣货时,我认识了无数种零售产品。零食、乳品、肉蛋、水产、熟食、蔬菜水果、酒水饮料、粮油、日用百货,那么多品种,那么多品牌,我都没见过,没有吃过。原来我吃过的东西实在太少。
每当订单爆单时,我从心底里认为,生活在北京的人十分有钱。
每日优鲜选的产品优质新鲜,所以价位也比较不亲民,而下单的人似乎从来不看价格,一张订单长度超过20厘米,拣货出来,三个篮筐放不下,有钱人的生活从来不需要看价格买单。
然而,当我在前几日学会一个新词“隐形贫困人口”,不免一惊,中国人民不但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这几千万人中,是实打实的贫困,处在贫困线下挣扎,日子过得相当艰难。那么,现在还出现新的一群人,就是那些看起来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最直观的感受,“背着上万元的包包,抢着1毛8的微信群红包”。这些人就是“隐形贫困人口”。参照该人群清单条件,我有些惊呆,又有些笑不出来。
拣货偶尔也有空闲,我会站在大厦的空隙处,抬头望天空,除了一层层厚云,烟灰色,如死水一样不流动,天空一无所有。
配送小哥们不常在仓库,取完货就走,经常来无踪去无影。周末爆单时,他们最怕的是,未按时送到货,怕顾客投诉。其实他们很努力,并没有偷懒。因为天气原因,北京的交通,或者小区对配送人员的管制,导致货物送到时超时。有些小区面积广,小区保安只准他们的电动车骑到大门口,他们需要拎着六七十斤的货物穿越小区,甚至走上一公里,迟到就显得常见了。如果遇见通情达理的顾客也会理解,并不会为难他们。要是遇见难缠的客人,无论怎么沟通,对方只有一句:“我作为消费者有权利投诉你们。”
他们不听解释,不愿意沟通,非要投诉,不投诉誓不罢休。配送员也很无奈,遇见这样的事,除了责备自己没能力谋一份更好的差事,还能怪谁呢?我现在的确相信,新闻里报道的,如配送小哥会为了送货迟到而哭。
在仓库的西面墙上,贴了一张A4纸,上面写了三个客户的名字、手机号码以及他们的小区名称,后面备注:难缠客户,永远拉黑,永不再接收订单。
都是生而为人,如果在为难他人时,是不是想一想,曾经我们是否被人为难过,还记得当时的心酸吗?人与人之间多一分理解,是不是会更美好一些?
在拣货的日子,我认识到前站长管理能力低下,管理混乱,不仅仓库的百货杂乱无序堆放,上货时间永远都在下午,极其影响拣货人员拣货的速度,造成爆单时的堆积,会影响配送人员送货。前站长对对配送人员的调配也毫无能力。难怪,每日优鲜公司要将这个站点收回去,承包给有能力的人。
前站长夫人也是一位极其难以打交道的人,每一天,对着每个人拉着一张猪腰子脸,讲话永远像立马要断气一样,要死不活。所以调动不起仓库干活人员的积极能动性。我看到她那张脸,会反胃。因为还在交接阶段,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货物不知道放在哪里,都需要向她请教。每次问她话时,和死人对话没区别,最终放弃。
等到每日优鲜公司的督导过来检查时,我将他们管理这个配送站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写了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并附上如何优化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以加快我们签合同进程。
有些人,就是喜欢敬酒不吃吃罚酒。当我们尊重对方并且给予最大面子时,往往不懂得珍惜。我只是不愿意和他们在这些事情上撕破脸,否则,我有的是办法在工作中如何对付他们。他们是要走的人了,正常交接,别人有不懂的,虚心请教,不用很热心,只需将你知道的告诉对方即可,这也是交接工作中分内之事,何必做人那么难堪呢?
我相信,很多新人进入公司工作,被前辈刁难过,遇见过同样的遭遇。其实,吵架和争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看不惯一个人,就用能力和行动力干掉对方。
拣货的十天,认识一个快乐的大姐。每天在仓库哼着小曲拣货,把仓库当成她的舞台,而货架上那些日用百货,就是她的观众。她记得每个货物摆放的位置,对零售产品如数家珍,记得所有品牌和种类。每次拣完一单货,便感叹道:“你们又将送去和谁见面呢?”
其实,我也常在拣货时,根据订单猜测下单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喜好和品味又是怎么样的。如看到订单上出现的都是我爱吃的食物,巴不得骑着电动车去送货,想见见这个下单人。在这个城市,有多少人的喜好和口味与我一样?
说起来,不管身处何种环境下,是要懂得苦中作乐,寻些乐子,以慰心安。去发现那些细微的人事,去钟情这个不喜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