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武侯祠,泡锦里。
三国圣地——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君臣合祀祠庙,主要景点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
从大门进入,一直向前走。大道左侧有小路通往明碑,大路右侧通向唐碑。过二门,左侧是武将廊,右侧是文将廊。继续前行,来到汉昭烈庙,然后是武侯祠,接着是三义庙。再往回转孔明苑和惠陵,接下来还可再探园林区,最后进入锦里商业街。
现金100元购得两张门票,进入武侯祠大门。门匾上写着“汉昭烈庙”。
走在大道上,沿着伸向右方的小路,来到唐碑。
唐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汇集中唐宰相裴度的文、书法家柳公绰的书法和刻工鲁建犀利的刀刻,被誉为“三绝碑”。碑文分序和铭,序文对诸葛亮的文治武功进行了分析,铭文赞颂了诸葛亮的文治武功。
大路左侧相对应的是明碑。
明碑全名为《诸葛武侯祠堂碑记》,立于明,四川巡抚张时彻撰文,成都府同知高登立碑,碑文主要介绍武侯祠的历史变革。碑身下有赑屃碑座。相传赑屃是龙的儿子,像只有齿的大龟,力大能驮,因此常被用作碑趺。
沿着大路,继续前行,来到第二扇大门,门匾上写道:“明良千古”。
大路前方便是汉昭烈庙,即刘备祠。
大路右侧是文官廊,刻有以庞统为首,还包括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及程畿的文臣坐像十四尊。
文官廊匾额上写着“文兼辅国”。
大路左侧是武将廊,塑有以赵云为首,还包括马超、黄忠,姜维、王平、廖化、张翼、向宠、张嶷、马忠、冯习、傅肜、傅佥、张南的武将坐像十四尊。
长廊的匾额写道“武能知兵”的四个大字。每个塑像如真人大小,像前立有小石碑,写其姓名与生平。
踏入祠庙,义薄云天之气袭来。
诚贯金石,业绍高光,刘备是也。
正中的是刘备贴金塑像,高3米,仪表庄重,耳大垂肩。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刘谌(蜀王自杀殉国)像。两侧偏殿,右侧有关羽父子塑像,左侧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
正殿西墙挂有岳飞书写的《后出师表》木刻《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以奉先帝之遗意也……昔先帝败军于楚……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正殿东墙挂有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写的《隆中对》木刻,同时我还在殿内发现了《先主传》。
武侯祠,也即诸葛亮殿,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亮生前封“武乡侯”,故纪念他的祠堂称作“武侯祠”。
汉昭烈庙后,下几节台阶, 是一座过厅,挂有“武侯祠”匾额。大门两侧自外向内的对联依次是“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和“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过厅里,前排两侧柱子上对联如下:
时报每念出师表,日暮好为梁甫吟。
横批:先主武侯同閟宫(同一祠庙)。
一体君臣祭祀同。
后排柱子对联如下:
一对足千秋,两表酬三顾。
横批:万古云霄一羽毛。
穿越过厅,转过身,在大门两旁的柱子上,看到一幅长对联: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文治武功,德披后世,名垂宇宙。
向前的途中,邂逅钟楼。
勋高管乐,垂名宇宙,河岳英灵,诸葛亮是也。
勋高管乐:此匾赞扬诸葛亮的功勋超过了管仲和乐毅。
向右,走进“勋高管乐”殿内,
匪(非)皋则伊:如果不是皋,那就是伊。“皋”指尧帝的大臣皋陶,能辨别忠奸。“伊”指商朝第一位宰相——伊尹,他辅佐成汤、太乙、太甲三王。此匾是夸诸葛亮可与皋、伊二位贤臣相提并论。
人在镜中走,穿越到另一个世界。
诸葛亮殿正中的匾额写着“名垂宇宙”,殿内两侧为清人赵藩撰写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正殿中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其中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像前的三面铜鼓是其征战时制作,人称“诸葛鼓”。
塑像上方有匾额“静远堂”,取自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
右边为《诫子书》木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走进“河岳英灵”殿内,
伊周经济,伊是伊尹,周指周朝的周公,姓姬名旦,也是一位宰相,他辅佐武王、成王。此匾也是夸诸葛亮劳苦功高。
诸葛殿内还有许多对联,大多是颂扬诸葛亮功绩。如“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春秋五丈原”,“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等等。
静静地走在红墙黑瓦中,轻轻地走向那扇圆门,就像漫步在古代园林里,古色古香,简单美好。
走近一扇门,就走进一段故事。那廊上标致的灯笼在向我招手,而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小坐片刻,看那满池枯荷,也别有一番滋味。
穿过一扇扇门,继续向前走。
此处墙上橱窗内写的是《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将军向宠,性行淑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树影倒影在窗中,好似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画。
古树参天,高山仰止。
继续前行,下一站是桃园。
此墙之外便是锦里商业街。
桃园结义:东汉末年,朝廷腐败,灾荒连连,人民生活困难。刘备胸怀天下,一心想要拯救百姓,结识了关羽与张飞。二人被刘备的大志、谋略和品格打动,愿意跟随并干一番事业。三人选定张飞庄后的一片桃园。在这桃花盛开之时,三人奉上祭品,焚香礼拜,并宣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是大哥,关羽是二哥,张飞是三弟。
这三尊雕像自右向左分别是张飞、刘备和关羽。
金叶缤纷,落满桃园。
小溪潺潺,足下流经;朵朵红花,点缀草丛;片片金叶,顺水漂流。
小河静悄悄,泉眼惜细流。
望一眼对岸的小楼,转身往回走,下一站是忠义堂。
浅水见底。
墙外的黄银杏儿探着头,想一饱院内的风景。
行至三义庙。
先转转外围,瞅见一座钟。
庙前一枚身姿婀娜的银杏,结满了金色的小灯笼。祠庙前座右各一株。
《谒三义祠》: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谁识桃源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我来拜祠下,吊古欲沾襟……
进入三义庙。
此乃张飞塑像,身后影子有两尊。
此乃刘备塑像
此乃关羽塑像
走出栅栏,走出庙。
来到群贤堂,赏赏花草树木,品品字画楹联。
群爪乱舞,
乱发狂甩,
知“淡泊明志”,
通“知黑守白”,
有“竹梅品格”。
曲径通幽处,流水花木深。
水中开花,雾里看花。
水中观影,颇有味道。
瀑布石上流急。
水缥笔,一层深如翡翠,一层浅似璞玉。
半池枯叶蝶,两岸绿意绕。
满池娴静,枝儿花儿在对镜梳妆。
躲进小亭,歇一歇。
鱼儿水中游,两岸奇花异草,各形各状。
俩大家伙是在追赶前面的小萝卜头吗?
六臂八腿的那一株是在跳霓裳羽衣舞吗?
沿着竹篱小道,继续向前走。
走一路,看一路花花草草。
穿越一扇门。
红墙蜿蜒向前,小碎步也弯弯曲曲。
红墙笔直向前,脚步也走直线。
一路上,竹相随。
青砖与红墙,隔成两个世界。青砖里的围城是惠陵,红墙外的世界是武侯祠。
穿过这扇小门,便来到惠陵。
惠陵,即刘备墓,位于诸葛亮殿(武侯祠)西。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
刘备是汉昭烈帝,于是惠陵也称汉昭烈之陵。
陵墓中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陵墓坐北朝南,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封土高12米,周长180米,为圆形。墓冢四周,围墙环绕。陵前有小规模的神道。
走出惠陵,走出汉昭烈。
来到三国文化陈列室,目前在升级改造中,无法入内,于是在外围转转。
金色的银杏叶开满枝头,飞上屋顶,落满地,还飘到石狮背上和头上。
这两头石狮子相对而立,雄赳赳,气昂昂,大踏步,很是开心。
小河里一条游动的锦鲤映入人们的眼帘
踏过小桥,
沿着河流继续前行,
走出西门。西门紧挨武侯祠正门。
看街上车水马龙,望对岸现代化的楼房林立。
从武侯祠大门前的屏风后穿过,向左走几步,来到锦里入口。
快中午时,向工作人员出示身份证后,我们进入锦里街。
锦里是成都最古老的商业街,早在秦汉三国时便闻名。它依托武侯祠,以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四川民风民俗作内容,历史与现代相结合。
锦里是府邸客栈、手工艺品、各种商铺和特色小吃的汇聚地儿。走在青瓦下,走在石板路上,仿佛回到清末民初。
锦里自由行,话不多说哈,直接上图。
锦里是西蜀第一街。
好友在附近休息,我继续转悠,相约此处汇合。
自此处起,向前走,游人越来越少。
找不到回去的路,拐到一条热闹的街,继续往前走。我和好友相约在武侯祠旁的锦里口集合。
再次经过结缘大戏台,
其实很多街道是相通的。我胡乱转悠,迷路中拐来拐去,竟然走到通往锦里小吃街的入口。然后沿着来时熟悉的路,行至武侯祠旁的锦里入口。此时已近下午2点30分,和好友一起坐车返回民宿,拿起行李,赶去高铁站,乘坐4点18分前往重庆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