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决【人天然不擅长学习】这个问题?

2020-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此身o越重洋

说到学习,大多数人会苦笑不已,特别是那群在这段疫情期间辅导孩子学习的父母,相信他们大多数人常常处于奔溃边缘。

那么人为什么不擅长学习呢?主要原因是人的大脑有这三个缺陷:

缺陷1:大脑是个懒惰的重复者。太多人想要上进,却一直迈不开行动,就算行动了,很快被打回原形,前功尽弃,内心纠结,继续过着没有情绪的旧生活,这要拜大脑的这个特性所赐。

缺陷2:大脑是个很容易就被满足感欺骗的小孩。这个有点怪怪了,但如果你想下自己定目标做计划以及行动的时候,是不是有那种满足的感觉,然后就停止了?比如我做一个锻炼的计划,列好哪一天做什么动作,以及怎么做,列好后焦虑马上解除,好感爆棚,全身舒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脑满足了,就没什么动力再去做计划中的那些苦活累活了。

还有就是学习,当自己下定决心终于开始学习后,就更容易被欺骗。看到自己学习了,记住了,满足了,然后就开心地扔一边,愉快滴玩耍去了,实质上,这是非常浅层次的学习,没有深刻理解,很容易忘记,更难运用,但大脑可不管这些,它会很满足,不再折腾。这就是大脑的第二个缺陷,容易被满足感欺骗的小孩特性。

缺陷3:忘性超大不靠谱的存储体,这点很容理解,学了很快忘记,复习了还是会忘,所以没有几个人对学习有好感。特别是小孩子,一提到学习就仇大苦深。

那么怎么办呢?

对于学习,特别是必须要学的,要用功利性方式来学。功利性学习就是以实际需要来指导学习,比如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处理,那么再去学习就会很好地规避前面说到的大脑三个缺陷。

针对“懒惰的重复者”,问题迫在眉睫,要马上解决,再懒的人也会比较容易地迈开脚步。相反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能拖则拖,最后不了了之,成了遗憾。

针对“容易被满足感欺骗的小孩”特性,学了多少,学了多久这些标准都没有用,能解决眼前问题才是真正有用,那么自然就会学与用对照,直到彻底掌握。

针对“忘性大”的缺陷,这是针对性最强的,一旦理解之后实际用上了,基本很难忘记,做好了还会心生欢喜,最后成了“重复”的内容。学习是为了掌控生活,主动学习、添加有价值的事情到生活中来,并成为大脑“重复”的事情,这是最完美的生活模样。

既然这么好,那么怎么用功利性学习呢?三个步骤帮你搞定:

步骤1:选问题,选一个重要且紧急的问题,然后定一个目标或标准。一个好的做法是在平时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最好的形式是,把实际中的事情都画一个现在与未来的样子,然后找差距,这就是问题,接着找最有动力的问题着手学习研究。

步骤2:定范围与顺序,这点很重要,因为很容走偏。上面说到大脑的“小孩特性”,说明大脑很好奇,这个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好有坏,但在这一步中坏处明显,因为要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有时间限制,所以要按照目标与标准进行学习,不能任由好奇驱使自由发散而耽误了任务,这是定范围。再一个是顺序,如果问题比较大,那么要分阶段进行,设定计划一步步来学习与实际应用,而不能这也学那也学,最后混乱不堪,不利于理解记忆,更让应用无从下手。

举个例子,我觉得我学习层次与想象中对比差距很大,选出了【如何让每一次学习都满意】的问题来研究。这个问题材料繁多,有记忆流派的,有理解流派的,有脑科学方面入手的,还有应用为导向的。短时间我无法兼顾所有,所以我选了以应用为导向的,这就是定范围。接着是顺序,从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怎么做这样的顺序下来,理解和记忆都非常顺畅。

步骤3:具体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应用非常自然,这里要说的是怎么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对学习的内容,大家喜欢加入自己的感悟后使用,这点很不赞成,因为没人能保证书中的建议就特别适合你或你的具体问题,那么后续问题久不好处理。如果你加入了自己的感悟,问题解决的效果不好,这样你就不好找原因,到底是书中建议的问题,还是你感悟环节的问题呢?所以开始要严格遵照书中建议去做,然后在做中调整,直到与自己的特性可以融合。任正非有句话:先僵化再固化后优化,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社会变化太快,所以学习必须是一生的习惯,了解大脑的这三个特性、应对方法、以及应用三步骤,才会是一个高效的终身学习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