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
琐记
晚读的时候,学生在教室里读书。为了提升学生的读书的效果,特意让学生可以随意的走动读书。可能有十分钟的时间没有在教室,几个学生开始了他们丑陋的表演。他们在教室门口故意大声的读书,以便引起别人的关注。还有几个学生借着走动读书的便利,相互打闹玩耍。晚读的时间随着季节的变化越来越短。晚读的读书时间最多不到三十分钟。可是,就是很少的三十分钟,能够懂得珍惜的学生很少。他们把晚读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没有把心思放在读书。
老师告诉我几个学生玩耍的事情后,心中有一股怒火,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从他们进入这个学校以来,几乎每一个晚读都在陪着他们。偶尔的离开,就会把本来的面目露出来。我以为,他们在小学没有晚读的习惯,进入初中需要培养。培养这个习惯需要一段时间。看来,我的陪伴被这些孩子看成是一种监督。每一天看到的认真读书,不是真正的读书,而是被监督后的无奈的选择。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读书,而是装出一种读书的样子。只要有任何可以不读书的机会,他们都会尽情的演绎。
这个事情让我感到不舒服的原因,除了他们的玩让老师们对于这个班级学生的自律有了另一种看法。这是一种面子作祟的错误认知。玩的几个学生,都是读书成绩特别差的几个孩子,他们上课一句话不说,下课总是找各种机会制造班级的混乱。也许,在混乱中他们能够感觉到和别人一样,也许在混乱中才能够有他们的存在感。还有一个原因,他们不愿意学习,就通过制造混乱,让大家都一起不要学习。如果有这种心态是非常的让人讨厌的。我可以接受这些孩子的成绩差,可以接受他们的顽劣,可以接受他们的恶作剧,却不能够接受他们对于其他学生的影响。我一直给所有的学生说,每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中有自己的价值。每一个人只有活出自己的价值,才能够获得有意义。作为一个集体,每一个人都应该显出自己的价值,才能够让我们这个集体健康的成长。可以问一问自己,你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呢?或者你来到这个班级,希望给班级带来什么样的贡献?没有一个集体希望成员只索取不贡献。
现在父母极端的疼爱孩子,父母为孩子贡献出一切,而从来没有教会孩子怎么给父母回报。家庭的环境让孩子始终认为,没有义务在一个集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只需要无限的苟活在这个集体当中。
让孩子认清楚作为个体必须为集体付出,否则就没有意义在这个集体。也许有了明确的价值认识,孩子会有所改变他们的行为。问一问这些孩子,你打算在这个班级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来代替你犯错带来的破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