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允许孩子慢慢来吗?

2018-10-02  本文已影响0人  生命故事倾听者_苏苏
你真的允许孩子慢慢来吗?

1.

早晨出门前,把衣服裤子递给乔,让他换,并且说:“快点哦,妈妈也要换衣服,看看谁比较快。”

乔说:“不用快,慢也可以。”

顿悟的我说:“嗯嗯,慢也可以,不用和妈妈比。”

只见他从容地穿好内裤,外裤,然后上衣,而我还没换好。

想起早前有一次,为了“诱惑”乔继续上跆拳道课,我对他说:“上次课你被老师评为坐姿班长对不对,今天继续上课,看看你还能不能当班长哦。”乔回答我:“坐姿班长我已经当过了。不用再当了。”

说完,乔照样去上了跆拳道,上得还挺开心。

这两件事给我警醒,比较、竞赛、争上游,这些都是成人的价值体系,千万别强加给孩子。幸好,乔还没有把这些外在因素当成动力。而没有比较、竞争和催促,孩子依然可以找到他的内在动力。

2.

海湾公园,长滑梯前,很多孩子上上下下在玩。

看得出来乔也想玩,但又有些犹豫,爸爸问他玩不玩,他说上面太脏不肯上。

我猜他是对人多有顾虑,陪着他站下面先看着其他小朋友玩。

他先在旁边一个比较低人也比较少的滑梯试了几次,玩开了,自己脱了鞋往上爬。我看到,无论是往上爬还是向下滑,他都会先安静地观察一会,待人少时才行动,趴着往下滑时,还会转头提醒下面的孩子,小心哦,我要下来了。

这期间,有那么几次,我想建议他“规范动作”和“优化流程”的话也差点脱口而出,幸而,最终还是吞了回去,只是安静地在旁边观察。

我听到现场许多妈妈和奶奶,几乎孩子每做一个动作,都会焦虑地给一个指导。指导的结果是,秩序更加混乱,孩子们更加躁动。

我理解妈妈和奶奶们的焦虑,也感受到被“控制”的孩子们的无措。

让孩子慢慢来,让他们自己充分经验。听起来很简单的一个理念,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很考验成人的定力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