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相遇美好

2018-09-16  本文已影响0人  森云_6d1e

一、生命相遇美好 (王瑶瑶)

现实生活多了很多忙,而少了很多温暖体验

(印第安人谚语:不要走得太快,灵魂会跟不上脚步)

一切言动,只要安详

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只要心没有乱,一切就会安详、安静、安好

从国外旅游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可以看出,部分国民素质差,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礼丢了。

礼是什么?礼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时延发出对别人的尊重,这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所谓“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心里需要多一份对生命的尊重、对缘分的理解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南怀瑾)

缘分,需要有缘、结缘、了缘。

善是百行之首,要用善化解一切的缘分

与家人、孩子的相遇,是我们的善缘,需要珍惜,不要多指责对方。

认识生命、认识自己

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心里想什么、敬畏什么,都体现在行为上,所有做的事都来源于我们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对生命的认知和态度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曾国藩)(三十而立,立是以后不惑、知天命、耳顺的基础)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愿学记

父母教子,子而不信父母,非成教也(韩非子)

所以,教育从改变观念、模式开始

境由心生,迷和悟有多远?一念之间

对待过的三种态度:

君子闻过则喜

小人闻过饰非

恶人闻过则怒

中国人讲究一德二命三风水,德在最前

敬——静——禅(学会与自己对话,赶走内心的自私鬼)

越养脾气,脾气就会越大;心安,家里就会气场安详,“一人立国”。

物质财富有暴发户,但文化没有暴发户

动禅——一切言动,皆要安详

静禅——动中养静,静才更静

观自在——观自己的当下,觉察

要时刻用清醒明觉的心,去认识生命

养心——少看手机,多听古典音乐、书法、抄经、饮茶,培养柔和。

每个人都要把成长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在伴着孩子的同时,让成长成为开启生命的第二扇大门。

不执着、不放弃,活在当下,成长自己。

二、打开教育智慧之门(侯超)

5岁之前主要靠母亲教导,5岁之后靠父亲,母亲培养孩子品德德行,父亲培养孩子的人格。

教育的四个境界:

言教

经教(引经据典)

身教

境教(环境教育,孟母三迁)

生养比养教重要

合格父母培养孩子是需要六十年的眼光。

女孩富养:指的是培养心灵的富足、知足

男孩穷养:指的是对男孩要懂得放手,培养他的志向、志气。

孝是教育源头: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接受影响

孩子不是私有物品,需要交流陪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