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语言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2019-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古拉啦啦

前言

为什么C 语言中会出现数组的概念,又是怎样定义和使用数组呢?
为什么使用数组:

数组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的什么需求呢?简单而言,就是解决需要存储多个同种类型的数据的问题,如果用变量存储这些数据,那将是很费劲的,不仅要大量定义,而且在使用的时候也不方便。

其中在数组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如下:

1.能够存储数据,就必须有内存

  1. 如何定义一个数组的同时分配空间

    int a[9] 里面都是存放的整形的值,可以存9个数据

3.数组定义时必须明确知道大小

a 初始化 初始化几个就有几个

int a[]={1,1,1,1,1} ;

b 明确指定大小

int[4];   

c 明确指定大小并初始化

int a[3]={1,2}

4,如何访问

下标访问

声明数组

在 C 中要声明一个数组,需要指定元素的类型和元素的数量,以便于分配内存空间如下所示:

            type    Name [  Size ];

这叫做一维数组。Size 必须是一个大于零的整数常量,type 可以是任意有效的 C 数据类型。例如,要声明一个类型为 double 的包含 10 个元素的数组 num,声明语句如下:

                double num[10];

现在 num 是一个可用的数组,可以容纳 10 个类型为 double 的数字。

初始化数组

在 C 中,可以逐个初始化数组,也可以使用一个初始化语句,如下所示:

              double num[5] = {10, 2.0, 3.4, 7.0, 0};

大括号 { } 之间的值的数目不能大于我们在数组声明时在方括号 [ ] 中指定的元素数目。
如果省略掉了数组的大小,数组的大小则为初始化时元素的个数。因此,如果:

       double  num[] = {0, 2.0, 3.4, 7.0, 50};

创建一个数组,它与前一个实例中所创建的数组是完全相同的。下面是一个为数组中某个元素赋值的实例:

          num[4] = 50.0;

上述的语句把数组中第五个元素的值赋为 50.0。所有的数组都是以 0 作为它们第一个元素的索引,也被称为基索引,数组的最后一个索引是数组的总大小减去 1。以下是上面所讨论的数组的的图形表示:
数组表示

访问数组元素

数组元素可以通过数组名称加索引进行访问。元素的索引是放在方括号内,跟在数组名称的后边。例如:

               int  num  = number[9];

上面的语句将把数组中第 10 个元素的值赋给 num 变量。下面的实例使用了上述的三个概念,声明数组、数组赋值、访问数组:
实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int n[ 100 ]; /* n 是一个包含 10 个整数的数组 */
int i,j;
int sum=0;

/* 初始化数组元素 */         
for ( i = 0; i < 100; i++ )
{
  n[ i ] = i +1;  
   sum+=n[i];
}

/* 输出数组中每个元素的值 */
for (j = 0; j < 10; j++ )
{
  printf("n[%d] = %d\n", j, n[j] );
 printf(" %d\n",sum);

}

return 0;
}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n[0] = 1
n[1] = 2
n[2] = 3
n[3] = 4
n[4] = 5
n[5] = 6
n[6] = 7
n[7] = 8
n[8] = 9
n[9] = 10

5050

任务:

一:

数字游戏
 终端输入参与的人数:7
 1 2 3 4 5 6 7
 大家围成一圈
 请输入死亡编号:3
 凡是报道3的人都死亡 后面的人继续数数
 输出最后一个活着的人的编号

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main() {
int num[7] = { 1,2,3,4,5,6,7 };
int j = 0;
int i = 0;
int n = 7;   // 记录不为0的个数
while (1) {
    if ((num[i] != 0)) {
        j++;
} 
    if ((j % 3== 0)) {
        j = 0;
        num[i] = 0;
        n--;

    }
    i++;
    if (i > 6)
        i = 0;
    if (n == 1)
        break;
}
for (int m = 1; m <7; m++) {
    if ((num[m] != 0))
        printf("胜利者是%d\n", num[m]);
}
system("pause");
return 0;
  } 
1.png

二:

猜数字
 随机产生4个不相同的数字      1 2 3 4
 玩家开始输入
 1 4 5 6
 如果位置正确且数字正确用A输出
 如果数字正确位置不正确用B输出B
 1A1B

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int main()
{
srand(time(NULL));   // 保证每次生成的随机数不一样
char getch;
int data[4];
int getdata[4];

while (1) {
    //生成随机数
    for (int i = 0; i < 4; i++) {
        int c = rand() % 9;

        for (int b = 0; b < i; b++) {
            if (c != data[b])
                break;
        }
        data[i] = c;
    }

    // printf("%d%d%d%d\n ", data[0], data[1], data[2], data[3]);

    //提示用户输入数字
    while (1) {
        printf("请输入第一个数字:");
        scanf_s("%d", &getdata[0]);
        printf("请输入第二个数字:");
        scanf_s("%d", &getdata[1]);
        printf("请输入第三个数字:");
        scanf_s("%d", &getdata[2]);
        printf("请输入第四个数字:");
        scanf_s("%d", &getdata[3]);
    
        
        int bcount = 0;
        int acount = 0;
        //判断A B
        for (int a = 0; a < 4; a++) {
            for (int b = 0; b < 4; b++) {

                if ((a == b) && (data[a] == getdata[a])) {

                    acount++;
                }
                if ((a != b) && (data[a] == getdata[b]) && (data[b] != getdata[b]) && (data[a] != getdata[a])) {

                    bcount++;
                }


            }
        }
        printf("%d A%d B\n", acount, bcount);

        if (acount == 4)
            break;
    }
    printf("恭喜你,回答正确!\n");

/*  printf("是否继续(y/n): ");
    scanf_s("%c", &getch);
    if (getch != 'y'){
        break;}*/
}

system("pause");
return 0;

}


45587.gif

感悟:都说代码是敲出来的,但是当我拿到一个程序时,我感觉在做数学习题一样,总要找笔算一算,后来想一想,这可能是对知识点不熟悉,也或许是习惯问题,期待有人为我解答解答,写程序用笔是好还是不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