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饺子
15年了,冯娟还是喜欢吃荠菜饺子,妈妈包的。
冯娟还是黄花大闺女的时候,那时家里穷,一个月能吃几顿肉,那都是好日子了。
母亲在地头开的荒,一年四季种些蔬菜,吃也吃不完。尤其是家里的红薯,红薯秧红薯干她不知吃了多少回, 唯有像其他男孩子一样在地里烤红薯,还稍微有些乐趣。
冯娟帮母亲干活,多半是冲着在田地里能舒展一下筋骨,活动活动手脚,如果地里活干完,有小朋友在一起玩耍,那是最快乐的时光了。
冯娟的第一次挨打,也是因为在田地里玩的时间太长,几个小朋友先是在地里烤红薯,接着四处散开,也不管是在谁家的田地里,只要能找到可以吃的东西,先填饱肚子解解馋再说。
她弟弟本来是跟着她的,后来他们只顾玩,把他放到一边了,弟弟后来在地里睡着了,身下只垫了一件单薄的衣服。等母亲赶来寻他们姐弟俩时,弟弟醒了在田地里哇哇大哭,而冯娟已经跑到很远的地方正玩得起劲呢。
妈妈一边哄着弟弟,一边在地里大声呼喊冯娟的小名,你这个妮,看还不把你的屁股打烂。母亲火气上头,抱着弟弟深一脚浅一脚的在田地里走着。
她又气又急,明明安排的好好的,答应的好好的,现在竟然找不到人了。
同时他又担心冯娟这小孩会不会到坑边去玩,她在空旷的田野四处张望。
天渐渐黑了下来,这个勤劳的女人需要尽快找到她的女儿,至于打不打他一顿,那是找到以后的事了,后来她的愤怒变成了焦急,在天黑之前,她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女儿。
13岁的冯娟,已经快长成大人了,脑瓜子机灵着呢,她趁母亲不注意,绕到了他的身后,又跑到了她的身前,把母亲吓了一跳。
既然孩子已经找到了,妈妈的气也消了一半,在回去的路上,可能妈妈心里又想起这件事,还是有些气愤,她们边走边说,最后冯娟妈妈竟然朝她的肩膀上狠狠的拍了两下,气消了之后今天的事算是结束了。
爸爸在家早就把饭做好了,正准备出门去寻她们娘仨呢,一家人坐在方桌前享受着爸爸带来的美味晚餐。
地里种的菜都吃的差不多了,有一天爸爸从地里薅来了荠菜,里面又加了些人造肉,包了第一顿荠菜饺子,冯娟吃了两碗,她从此喜欢上了爸爸包的荠菜饺子。
冯娟没隔多长时间就去田间地头薅菜,每次去都不忘仔细找寻自己喜爱吃的荠菜,这种菜坑边最多,马路边也有,有时候找它们全凭运气。
冯娟还差一岁就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她的出格行为让爸爸气病了,母亲每天独自垂泪。
倔强的她,根本听不进爸妈的意见,再一次上镇上赶集时喜欢上了做蛋糕的一个小伙子,外地人,做生意的人嘴巴都甜,不知道闺女怎么鬼迷心窍了,每次去镇上赶集,总要拐到蛋糕店里跟小伙子聊聊天,冯娟的爸妈不同意他们交往,他们早就给冯娟说了,嫁人只嫁东西村的,最多也不能出他们那个乡镇,嫁到外地那就更不用说了,想都别想。
在一个阴雨天气的早晨,冯娟背着父母又去集市了,他们早就商量好了,把店提前转了出去,冯娟跟着男孩回到了外地男孩的家乡,中间回来过一次,母亲心肠软些,但冯娟的父亲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要么从此别回来,要么就回家。
整整15年,冯娟中间只回来过一次,直到母亲生病,她才托家带口回到自己的老家,生她养她的村庄。
她一回来,父亲便借口外出,她从娘家走,父亲再回来。
冯娟每次回来,都能吃上荠菜水饺,冰箱里冻的有两层,够吃三四天的。
父亲有一次算着冯娟该走了,已经来五天了,这是住的最长的一次,他从镇上一位表哥家往回赶,半道上看见路边有荠菜,停下来挖,不远处坑坡上很多,谁知道脚一滑,人掉进了沟里,湿了衣裳,人没事,吓了一跳。
父女俩在村口见面了。
“你咋还没走?”父亲问道。
“等着你回来呢,给你买的有双鞋,你回家试一下”。冯娟说道。
“爸……”冯娟倒先低声哭了,后来大声哭起来了。
父亲赶忙搀扶她。
“别哭了,我还等着回家换衣服呢,这是挖好的荠菜,你拿着。”父亲催促道。
冯娟哭了又想笑,忍住了。
父亲头也不回的回村了,他怕女儿看到自己的眼泪,咳,一个大男人这是怎么了,还掉眼泪,他想擦但是越淌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