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想法谈写作

要想孩子学习好,“玩”比什么都重要

2018-09-20  本文已影响16人  静定如常

有个邻居,孩子上二年级,语文经常80分左右,数学也就70来分,还考过60分,在班上排名倒数。

上周末晚上,好多孩子在小区看露天电影《疯狂动物城》,散场快9点了,邻居牵着孩子走过来:“我刚带孩子到阳光屋上作文课去了。”

当孩子们在看电影时,她家孩子在上培训班;当孩子们在小区疯跑撒欢时,她家孩子在家里学习功课。可据我所知,这个孩子每次考试结果并不理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的负担是有限的,超过限度大脑就会受到压抑,会影响学习效果。成才需要刻苦,刻苦未必一定成才,刻苦精神要与科学用脑相结合,才有机会成长。

现在的孩子普遍学得厉害,好几次,晚上六七点左右,我和兔子在小区水池嬉闹,看到的多是幼儿园和3岁以下的小朋友,几乎见不到小学的孩子,更别说初中生了,都关到屋里学习去了。

为什么孩子刚上学积极性很高,学着学着,不爱学习了?原因之一是负担太重。

教育专家们一直在提一个口号:让孩子成为孩子。

很多孩子被父母逼着学习,就会感觉生活很单调,学习没劲,甚至“活着”也没劲,对家长的教育方式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家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别玩了,别玩了,快去学习!”这样的话不亚于领导的吩咐,给孩子大脑输入了“放弃快乐的玩去面对烦人的学习”的负向信息。

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喜欢的事情。要是我们经常把玩得正高兴的孩子硬拉倒书桌前学习,长期下来,孩子会和学习结仇的。

可要是我们用“玩”的说法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可能会有良好的效果。比如先玩玩电脑、再玩玩物理……都用“玩”字,让孩子的大脑一直处于接受状态。

兔子二年级在学乘法口诀,我会说,我们一起来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好吗?看看我们俩谁抓得小偷更多。

对孩子的“玩中学”加以肯定,让玩乐与学习结合,同样可以促进孩子爱上学习。

《一次管一生的教育》这本书里,作者齐大辉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令我记忆犹新。

他的朋友曾桂安老师,在马来西亚一个中文学校当了几十年校长,对孩子玩和学的问题很有研究。他提倡让孩子多玩,在玩中让孩子爱上学习。

有一次,一位家长问曾校长:“我们家孩子就爱玩,不爱学习,这是为什么?”

曾校长回答:“那就让他玩个够呗!”

家长再问:“他都玩了好长时间了,我让他学习,他还是想玩。”

曾校长说:“那就还是没玩够,继续让他玩呗。”

其实,家长就是这样,总希望孩子多学习,少玩点。

曾校长以他几十年的丰富教育经验告诉家长朋友:孩子学习就跟吃饭一样,要让他有胃口。要让孩子与学习“结亲”,莫让孩子与学习“结仇”。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就是活泼好动。

玩是孩子的天性,哪天孩子不玩了,说明孩子有可能身体有病或心理有病。

玩是孩子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是自我成长的一种方式。

我们仔细观察周边的孩子,会发现:

那些爱玩的孩子接触面广,知识丰富,头脑灵活;

而那些被整天关在屋里死学习,尽管多背了一些单词、古诗、公式,可他们没有机会玩,接触面太窄,老实得像木头人,反而会影响智力的良好开发。

学习远不止单纯的学校功课,玩耍与社交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当然,让孩子玩,也不能一味疯玩,家长朋友们要学会适当引导孩子,让他们“学得专心,玩得痛快,劳逸结合”。

关键是引导,而不仅仅是简单粗暴的限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