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就是现实

【 linsa周微课堂02】小记者如何提问

2017-10-23  本文已影响93人  linsa周

    小记者的工作,多是在中、小学校园内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所采访的新闻事实,多为校园内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见闻。为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小记者经常也会经常个人或集体组织起来走向社会实践,对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新人新事新经验新做法等进行采访报道。

课堂中模拟情景釆访提问

提问的分类:

1.开放式提问 ——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不要只问那种只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记者的问题应该争取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鲜活的直接引语和细节;获得被采访者对事件的描绘或解释“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这样”。

釆访时要做到有礼有节

提问的方法:

1.正问。即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一般适用于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三是有事情的朋友。

2.侧问。也叫迂回法。记者提问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绕绕圈子,然后才回到正题。比较适合于不善于谈话的采访对象。比如先从天气、共同兴趣等谈起(用破冰船起航P130)

3.反问 。又称激将法。采访对象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回答,记者则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促使对方思考,不回答不行。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的采访对象

4.追问。记者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紧紧追问下去,问个“水落石出”,“打破沙锅问到底”。

提问注意点:

1.问话方式不要让信源感到紧张,说服对方跟你聊天;

2.问相关的问题、问有针对性的问题;问读者、公众关心的问题

3.问聪明的问题(多数被采访者愿意跟一个聪明的和了解情况的记者交谈,而不愿跟一个自作聪明的人或傻瓜交谈);

4.提的问题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你是公正的;

5.提的问题要设法触发被采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要让信源感到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有社会影响和威望,感到他是作为专家被采访的;要让信源感到他在为社会公众事业服务;

6.要让被采访者感觉到他的意见对公众很重要;

7.在采访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错误或者被采访者试图掩藏的问题。

记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只有好的提问,才会引来惊人的信息。


提问的顺序:

1.先写下问题清单,有逻辑的排列,以防在采访中忘记了问题;

2.按问题重要性排列,以防采访时间到了,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问;

3.令采访者个人难堪的问题放在采访的最后,因为到这个阶段,记者与被采访者已经建立了某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即使在这个时候,被采访者决定终止采访,记者也已经获得了所需要的基本重要信息)。

你的观众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被采访者愿意回答什么样的问题;

最新的事实、最重要的事实、公众最感兴趣的事实?问题要简短、直截了当、具体;

不要提模糊、抽象、概念性的问题。问题越具体、越能获得具体的数字、事实;

不问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问题;不问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问题;

不问令被采访者难堪或显示他愚蠢的问题

不要问有成见或偏见的问题。


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能锻练孩子的多方面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

社交能力、

写作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受挫能力等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