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这些事

家庭这些事12||倾听和信任孩子

2022-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平999

今天在手机上看到一档节目《成为妈妈后》,演员袁咏仪在节目里分享了她的一段经历,很有感触。

袁咏仪

有段时间,袁咏仪的儿子很叛逆,几乎不和我她说话,亲子关系十分紧张。

不得已,她只好向心理医生求助,结果却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她对儿子教育非常严格,只要她觉得不好的,就直接对儿子说“NO”;儿子做错事,也不听任何解释,上来就是一顿惩罚。

刚开始孩子不说话,也不反抗,但后来却出现了易躁易怒的糟糕情况。

医生告诉我,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打开和孩子沟通的信号,即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

于是,她开始做什么事情,都先问儿子“喜不喜欢?”,听听儿子的想法;儿子做错事情,也不再打骂,而是先听他解释,再分析对错。

慢慢地,孩子的叛逆果然消失了,母子关系也和好如初。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真正被关注时,便会刻意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每个不听话的孩子心底都有一个声音。

只有做家长的愿意“听”,他们才会开口“说”。

如果我们总是忽视和敷衍,就永远无法和他们连接起沟通的信号,那么教育也就难上加难。

曾经看到一则故事:一个小男孩坐在地铁上,兴高采烈地和妈妈分享自己今天绘画获奖的事情。

但妈妈一会儿发语音,一会儿打电话,一直没有回应。

等她忙完了,反过来问孩子,“今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了吗?”

而此时的小男孩早已没有了热情,只是淡淡地回了句:“我今天绘画得了一等奖……”

后来,妈妈主动问起,儿子也不再分享自己的趣事或秘密了。

有育儿专家说过:“亲子沟通的很多问题,大多是因为父母说得多,听得少。”

不懂倾听的父母,一开口就堵住了孩子表达的欲望,也堵上了教育的门。

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蹲下身来,打开我们的耳朵,听一听孩子的声音。这种用心感受的尊重,才能建立爱的联系,有了爱,教育就会变得很简单。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信任也非常重要。在一栏节目《朋友请听好》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高中孩子写信给节目组,说自己搬了新家,本来很开心,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

可父母却以监督学习为由,要在他的房间里装监控。

孩子很崩溃,觉得父母不尊重、信任自己,他想反抗,却被父母怒怼:“我是你什么人,我不可以监控你吗?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有什么隐私?”

更可气的是,妈妈竟然还拿“别人家的父母”来对比,说她的同事偷偷在孩子房间里按监控,自己愿意和孩子说,已经是很尊重他了。

难以想象,一个家庭的教育有多失败,才会拿监控来管教孩子。

或许,你可以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但永远无法窥见孩子敏感脆弱的心。

信任永远是家庭教育最顶级的配置。家长对孩子不信任,你会失去孩子对你起码的尊重,当没有了尊重,你所谓的“教育好孩子”就太难了。

22年度写作营第240篇,1103字,累计301626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