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05/10-“以教为学的应用技巧”
以教为学方法的应用,有什么技巧吗?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有两个问题非常值得注意。
1、备课不能知道多少讲多少,而要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大量查阅资料,购买书籍;2010年,第九课堂担任BD的黄有璨找我,想让我开设一门新课“个人知识管理”。可是,那个时候我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认识并不是很深刻。我心里犯嘀咕:要不要接受这个邀请?万一讲砸了怎么办?这时,我想起了“以教为学”这个概念。既然我想在知识管理这个领域深入研究,那么这次教学的机会就是我学习的好机会。从答应讲课到正式开课,有将近3个月时间准备。我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沾边书籍全都买来,把网上所有相关文章甚至讨论都看了一遍。记录的笔记,草图有几百页之多,用完了两个大笔记本。为了3个小时的课程,几乎耗尽了3个月的所有业余时间。结果,这次讲课的效果极好,学员给课程的评分非常高。而我,也通过这次课程完整地构建了整个知识管理的框架体系。把教学当作一次全面提升拓展自己相关知识领域的机会,能够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深度。
2、在备课中,要主动查询不同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面案例;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因为“老师”的角色,所以把自己放在了“正确”的位置上。为了让讲的道理看起来更合理,我们会找很多案例来支持自己。但是要注意,所有的观点都能找到支持它的案例,我们更要关注反对的声音。2016年《成甲说书》有一期节目讲了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这本书。结果有网友在我公众号后台留言说:情商就是一个伪概念,你不要传播伪科学了。这个时候就是你当“老师”,结果别人质疑你是“伪科学”。因为网友只给出了结论,没有给出证据,我就自己上网查询。结果发现,人们认为情商是伪科学,大概是几个原因:一,情商可能是智商的一部分,如果你智力足够好,其实是能够处理好情绪过程的;二,情商的定义不清晰,边界模糊,所以无法讨论;三,情商无法测量,所以是伪科学。了解了质疑的原因,再对比自己的观点,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我在讲什么。我认为《情商》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是:如何与负面情绪相处,以及如何积极调动正面情绪,使之发挥更大作用。而在这两方面,作者的实验和论据均未被推翻,且经过了大量重复验证。当然,很多心理学家对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观点有很多质疑,但在情绪处理方法方面,我没看到有力的辩驳。至少我从书中收获了情绪处理能力,说明书中观点是值得信任的。所以,以教为学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思考自己。
I便签:
What:
大部分人学习都是以记笔记,然后总结来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好的学习效果就是以自己备课,然后分享给别人,起到双赢效果。自己既能掌握知识,同时又让别人受益。我在分享家庭教育课时,自己先查找大量资料,做PPT,然后再磨课,最后分享给家长们,得到很好的反响。
Why:
教会别人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因为在分享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找资料,资料包括书籍和网络信息。书本信息,通过做笔记和反思牢记知识点;网上信息,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讨论文章多看。看讨论一定要看一些反对的意见,因为自己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样做更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站得住脚,避免局限性。分享是提升自己、拓展自己相关知识领域的绝好机会。具体从以下二个步骤可以做到“以教带学”。
How:
1、在分享前要做资料查阅工作:分享的时候不是凭着主观想象随便说说的。而是要查询与分享主题相关的资料,资料越详细越好,越充分越好。这样分享起来,必定胸有成竹。我在分享家庭教育之前,会听一些课程,买和家庭教育相关的书籍,同时去网上找一些资料。
2、主动查找一些反对观点。在分享过程中,自己是站在“老师”角度,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任何观点都有反对意见,只有通过对比,才能使自己更清晰自己到底是讲什么!
Where:
上述二个步骤适用于初中以上的学生和成人学习使用。
A1:
在一次家庭教育培训学习中,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我们回家认真学习,第二天作分享。自己认为学过拆书技能,便没有放在心上。到了我分享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表述了观点。老师先是礼貌性的赞扬。接着她就分析了我的很多错误,逻辑性不强,案例不够严谨。根据今天的片段,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是:
1、没有认真查找和主题相关的资料。凭着经验随心分享,导致分享过程中不符合逻辑,无法吸引学习者。
2、分享中的案例也是我自己编造出来的,经不起推敲。
A2:
在3月中旬,孩子学校请我分享一堂关于“青春期孩子如何陪伴”的课程。我欣然接受,因为我也想学习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如何陪伴。在准备分享之前我将这么做。
1、在春节前,我买了一本《拥抱刺猬》的青春期亲子教育书。我以这本书为参考蓝本,结合其他一些涉及沟通类的书籍一起使用。同时也在网上查找一些青春期教育的资料。多找些信息,并记录下来。
2、在准备好的素材中,找出一些重点,请我的老师(培训老师)提出她的观点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我才能把问题讲透,让学习者能明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