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读书

养生偏滋阴,治病偏扶阳

2022-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一物从来有一身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2012年我有一个朋友生病了,咳嗽很厉害,吃了不少中药,也打了不少吊瓶,总是不能断根,于是问我如何是好。当时,我在北京,朋友在成都,我就勉强给她开了一个方,方中以桂枝、苍术等扶阳之药为主,总共开了3天的药,3天吃完了,她也没继续吃,只是觉得轻松很多了,咳嗽好了7成,就没有继续吃药,不过吃药后的一个礼拜,她的咳嗽慢慢就消除了。

      我在平时治疗感冒时也有类似的经历,如果用偏寒凉的方法治疗感冒,则感冒好了还需要吃几幅药巩固疗效,大部分温病学派的人都会这样操作,这也是叶天士这个祖师爷的遗训,正所谓“怕炉中火未熄灭,死而复燃”。

      如果用偏向于扶阳的办法治疗感冒,很多时候虽然有一点热象,但是用辛温的药配合得当也可以非常快就治愈,而且感冒还没有完全好就可以停药,因为阳气得到恢复,人体自然就会有抵御外邪的功能。 

      这是在治疗外感疾病的时候,如果治疗内伤疾病,用扶阳的路子治疗阳虚,或者治疗阳虚不是非常明显的疾病,也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就好比《黄帝内经》所说的“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风寒感冒,只要是从外而来的就需要扶阳。如果是自内而生的,比如伏气温病就得另外考虑了。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最怕的就是失其所,待在不该待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谓的上火、局部上火或者局部发热等现象。内伤病往往就会出现这种失其所的情况。

        所以在治疗内伤病的时候,首要的不是扶阳,而是通畅经脉,经脉舒畅了,阳气能够归位,不管是引火归元还是通调经脉,都可以很好实现阳气“彰”的效用,发挥其应有功效。

        不过在温通的时候,其实做的就是扶阳的事,所以扶阳与温通有时候很难分得清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