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的才能
2024-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傅洪雪
诸葛亮死后,费祎做了后军师。不久,代替蒋琬担任尚书令,后来升任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费祎其人才智超常,《三国志•费祎传》记载孙权曾称赞他“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诸葛亮更是在《出师表》中评价费祎等人“皆良实,志虑忠纯”,建议后主“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公元243年,魏国大将军曹爽春命伐蜀。三月,曹爽领军十万进入汉中,汉后主派遣大将军费祎统领各军赴救汉中。将出发时,光禄大夫来敏来到费祎的住所为他送行,起程前请求和费祎下一局围棋。此时战地文书一封封地交替送到,战事相当紧急。士兵战马都已披挂铠甲,出动命令已经下达,可是费祎与来敏对奕时仍面无厌倦之色。来敏称赞说:“我是故意考验您的,您确实令人满意,一定可以退敌。”
后来费祎果然退敌成功。虽然曹爽的失败有其他的原因,但费祎进军占据三岭成功阻截是直接原因。战败的曹爽通过苦战得以逃出,士兵失散伤亡甚重。
费祎过人的才智还体现在其超强的行政能力。这一年,蜀国大司马蒋琬因病坚持将州职辞让给大将军费祎,汉后主遂任命费祎担任益州刺史,侍中董允担任尚书令,作为费祎的副手。
当时蜀国正值征战多事之秋,公务繁杂细碎,费祎担任尚书令见识过人,每次审阅公文略微看一眼便已知道其中的主要意思,速度超过常人几倍,并且过目不忘。他经常在早晨和傍晚听取大家的意见,处理公事,中间接待宾客、饮食娱乐,还要作博奕之戏,每次都能使人尽兴快乐,公事也不耽误。
等到董允接替费祎后,想要效法费祎的做法,结果不到十天很多事情都被耽误了。董允于是叹息说:“人的才力相差如此之大,不是我能赶得上的!”于是改变方法,整天听取意见处理公务,即便这样还是没有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