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你碌碌无为,内心还无怨无悔
下班的地铁总是拥拥挤挤,很多路人的谈话会错跑进自己耳朵里。这也是耳机慢慢成为生活必需品的原因吧,突然很羡慕日本的无声社会了。
今天听到了一个男人的走南闯北,当然是在他的女同事面前,男人瘦瘦高高戴黑框眼镜,肤色很暗一副疲惫的样子。
“我在老家呆了两年,然后在杭州呆了很久很久,最好来到北京,每次迷茫的时候都会换一座城市。”
“但是你的生活内容没什么变化啊,其实只是换了几份差不多的工作而已。”那位女同事很是一针见血。
“很羡慕你们可以开始考虑攒钱买房,考虑以后的事情。”男人开始恭维。
“你也可以啊,北京努努力,不然你之前呆的杭州也不错啊,教育资源也好。”女同事还是很礼貌,送出的建议也值得参考。
“杭州也不便宜啊,扎根一个城市好难,还要考虑以后孩子教育等等。”男人又一脸抱怨。
等女同事走出地铁后,男人靠在栏杆上,低头玩起手机来,前一秒的抱怨一下变成了当前的痴迷。
我其实有点儿心疼那个女同事,下班路上的时光被一个男人浪费了,抱怨性的炫耀,倾倒似的吐槽,可能这也是所有刚下班后人们的心理写照。
为什么不好好站着呢,为什么要说话呢,说这么多你明天不还是如此么?恐怕连焦虑都变成了对自己的一种习惯性的安慰。那就不要和个寄生兽一样爬到别人的身上找安慰吧。
人们很执着于落户,扎根这些词语,对于漂泊总是会把自己代入进去,并感到迷茫。
迷茫之后呢,很少有人想要去改变什么,就好像小时候无数的扶贫颁奖晚会,人们在现场感动的一塌糊涂,热泪盈眶,晚会散场后,还是嘻嘻哈哈离开,并留下一地的矿泉水瓶。
迷茫不是个时髦褒义词啊感觉,日复一日形容坚持可以,干嘛形容生活呢?那些走南闯北,居然被人家直接看清,地铁上的通勤,会不会只是回归牢房的一路坦途呢。
一直觉得,那些经历或是话语,每一次的感动和震撼,都希望可以给内心种一颗种子,希望未来的某一个时机它可以生根发芽。
但是,如果内心已经干涸不已,阴暗寂静,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种子才能够拯救你呢?
漂泊挺好的,人的一辈子太短暂了,又有什么时候真正安定过。不过,有的人是随波逐流,有的人是真的在逆流而上。
最近看了《黑镜》,每一集的表达让我惊奇不已。还有《爱,死亡与机器人》等等。每天书桌上也会看到一本本小说,这些所有的创作者恐怕每次抱怨后,都会抓着自己头发,内心不断呐喊要怎么办。
可能遇不到合适的种子,于是他们就把自己内心经营的肥沃清新,但凡有那么一点生命的兆头,都能被孕育出来。
而你呢,一片现在没有种子的荒地,你还可以不断耕耘施肥,不断付出汗水么?
最近还看到了延迟满足这个词语,最浅显的体会就是节食,饥肠辘辘的夜晚只吃一些西红柿,当你准备睡觉的时候,内心会有极大的满足。再进阶,就是第二天下班去健身,去运动,然后走在回家路上肆意喝着水,更是一种巨大的满足。继续进阶,就是每一天你都能发现自己的一些进步,发现自己更多的一些期待。
这就是自己内心的一种耕耘把,总是厌恶公务员的浪费生命,但自己的日常又哪里珍惜过呢?
越来越明白,所谓的自由和幸福,无不是始终睁大双眼,看清自己想去的地方。即使你想每天宅着打游戏,不也要先好好攒钱,买一套心仪的硬件设备么?不愿意减肥,想吃吃喝喝,可哪一种美食,又是可以廉价得到的。
好吃懒做,不要变成猪。想浑浑噩噩,也起码作为人。只要改变一点点,即使是站在街道上臭骂一通,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次耕耘吧。
如果其中的夹缝中,还能发现小时候种下的种子,那就太好了,祝福每一颗还未曾死去的种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