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读通鉴

《熊逸讲透资治通鉴》002 司马光为什么要修《资治通鉴》?

2020-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祥和鸿泰

一、依时间次序,简述《资治通鉴》的成稿经过。

答:1、1064年,司马光写成了一部极简版的编年史,名叫《历年图》,献给刚刚即位的皇帝宋英宗。

2、1064年—1066年,他又花了两年时间,拓展了《历年图》的内容,把战国到秦朝的这段历史按照编年丰富起来,再次献给英宗皇帝。

这个时候,这部未完成的书稿叫作《通志》。

宋英宗支持他依照这个模式继续编写下去,于是司马光选聘助手,成立书局,还有权调用皇家秘府的藏书和档案。

3、1067年,宋英宗病逝,宋神宗继位。年仅20岁的宋神宗请司马光为自己讲读《通志》,才听了开头“三家分晋”的事件就很受触动,觉得历史经验太重要了,实在是治国的法宝。

4、1072年,司马光把书局迁至洛阳,从此全力以赴,以职业作家的姿态编修《资治通鉴》。

5、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资治通鉴》终于完稿,总共294卷,还有配套的《通鉴目录》30卷和《通鉴考异》30卷。

6、1092年(宋哲宗元祐七年),《资治通鉴》刻版完成,开始印刷发行(司马光已过世7年)。

二、司马光为何对治史很有兴趣?在司马光心目中,什么样的历史书才可以让历史经验真能为人所用(资治)?在当时,有这样的历史书吗?若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书需要什么条件?

答:1、司马光为何对治史很有兴趣?

——司马光很早就意识到了历史学的价值。

古代社会是经验型的社会,经验越丰富(个人经验或历史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任何一种新的难题,似乎总可以在历史上找到解决方案;任何一种新的尝试,似乎也总可以在历史上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勾心斗角,历史经验越多,胜算也就越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也是政治学、管理学和成功学。

2、在司马光心目中,什么样的历史书才可以让历史经验真能为人所用(资治)?

——清晰易读的历史书。

有清晰的历史发展的脉络,(司马光认为,还要)彰显正统儒家意识形态的史书。

3、在当时,有这样的历史书吗?

——没有。

当时的官方正史,从《史记》《汉书》到《新唐书》《新五代史》,已经有了足足19部大书,但从体裁上看,这些史书通通属于纪传体,给重要的历史人物一一立传,优点是容易理解人物生平,缺点是很难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4、若要完成这样(司马光心目中)的历史书需要什么条件?

——耐得住寂寞的人、惊人的时间和精力。

要让历史书变得清晰易读,就有必要把现有的材料重新编排考订、去伪存真、删繁就简、提纲挈领。

这种繁琐而枯燥的工作,必须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完成。

完成这样一桩事业,可想而知,需要惊人的时间和精力。

三、司马光为何要修《资治通鉴》?他花了多长时间?后人评价如何?

答:1、司马光为何要修《资治通鉴》?

资治,以史为鉴,教育后人。

——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促成他修完了《资治通鉴》。

内因有二:

一是他的性格,脚踏实地是司马光的性格和做事风格;

二是他的眼光和兴趣,在那个史学只是经学附庸的年代里,司马光显然是一个早早就意识到了历史学价值的人。而且,他也对治史很有兴趣。

外因有二:

一是两任皇帝都很支持,有帮手,有资料,有丰厚的薪水(最后还有丰厚的稿费);

二是政治上的失意,让闲官司马光有了足够多的时间。

2、他花了多长时间?

——19年。

3、后人评价如何?

——在政治失势的岁月里,司马光脚踏实地写出的《资治通鉴》,直到今天仍然是一部不失典范意义的严谨史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