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诗文集

昆明女人(一)

2020-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打鼓的圈圈

昆明,地处西南边陲,群山之中、高原之上、滇池之滨。这里夏无酷署、冬无严寒,温度常于二、三月。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的女人们接受的文化是多元性的,聚集了汉族及少数民族之精华。她们既不封建也不守旧,喜吃好穿,热爱生活,冷中有热,柔中有钢,浑身透露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信,甚至还有点巾帼不让须眉的霸气!

昆明女人的来源比较复杂,最原始的当属本地的少数民族。从战国时期庄蹻入滇开始、祖国内地的女人就跟从为官、屯田、流亡的丈夫来到了这里,在此扎根,繁衍生息。在与少数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是适应,另方面是影响、改造着当地文化 。抗日期间,内地大批将士、军人,学者及他们的妻子女儿跟着南下,再次触动了昆明的文化基因。解放战争后,大批的军政人员落户于春城;改革开放期间,全国各地的经商者如洪流再次涌入这里,让这个不大的城市一下子增加了几个倍,使原本复杂的基因再次得到了重组改良。

总而言之,昆明女人来自五湖四海,最奇葩的是女人们还受了外境的影响。法兰西在十九世纪初,为了掘取中国的矿藏资源,在云南建了条米轨铁路。对我们国家来说是耻辱的,真不堪回首,但是法国人的欧式生活,多少影响过部分女性。抗日战争,美国飞虎队来华支援,当时空军招待所的女孩子们穿着美式的服装,洋味十足。这些外来的文化也悄悄地浸沉过昆明女人的生活,让其本来错中复杂的文化更加变得扑朔迷离。

虽然昆明女人血统很杂,但是三年五载之后,经过暖阳的熏陶,雨水的洗刷,便会入乡随俗,成了真正的昆明女人。她们聚在一起总离不开“吃”的话题,大都喜欢吃米线。在这种地方,小吃店开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不管走到哪儿,你都会看到女人们在光顾米线店。云南的米线做法上大体有三种,凉拌、大锅烫,小锅煮。从配料上分就多了,如鸡汤米线、豆花米线、肠旺米线、焖肉米线、杂酱米线、以及从地州上进驻春城的各种风味米线,数不胜数。最高级的当属过桥米线,外地游客来昆明,不吃上一碗过桥米线,那算得上是一件遗憾终生的事!

在饭桌上,春城女人不拒大荤大肉,但是更喜欢山上的山茅野菜,一盘野菜上桌,双双眼睛都会发光。特别是到了雨季,五彩缤纷的野生菌一登场,那才叫美呢!牛肝菌、黄懒头、青头菌、松茸、鸡枞......这些山珍,真叫人直流口水。尤其是那种不起眼的干巴菌,能炒一盘吃真是爽到家了!

昆明女人的着装四季不分,夏不拒毛衣,冬不拒裙子,长衣短裙、小褂外套,风衣披肩满街飞。色彩浓烈花俏,有的清丽,有的质朴。有一年夏天,我到苏州旅游,看到苏州女子都是身着淡雅色的连衣裙。清丽的艳容,娇美的身姿,如芙蓉出水,朵朵靓丽。再看那秋天的北方城市,一街穿着套头彩色毛衣的女子,感觉别有风情,那高挑的个子,红朴朴的面容,透出了北方女子的健康之美。在昆明,是看不到这样的一统服式。

这是因为昆明的气候是“四季如春,一雨成冬”,完全像个淘气的孩子,说哭就哭,说笑就笑,一会儿阴一会儿晴,一阵儿冷一阵儿热。几分钟前还艳阳高照,只要几片白云当空一舞,“唰唰”就下起雨来了。女人们的着装计划常常被打乱,让人措手不及。混穿是当地的特色,没有系列感,全凭个人喜好,像小杂货铺的商品一样,琳琅满目。看起来似乎很不着调,但仔细观察却也不失时尚。

(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