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茧房
2024-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扶光晓梦
根据平台推送算法,你喜欢什么,平台就会给你推送什么。
对个人而言,你关注什么,就会经常在各网络平台看到什么,于是容易产生信息茧房。
拿追星来说,你喜欢一个明星时,会不自觉地去关注和他有关的一切。所以,你在网上经常会刷到和他正向相关的新闻稿或视频,以及粉丝的彩虹屁。
虽然有时也会刷到一些黑稿,但是在粉圈日久天长的洗脑运作下,你觉得别人都是黑,认为是对家故意陷害、故意甩锅的,于是对其他明星极度仇恨。
即使原本是粉丝,但后来却脱粉回踩的那些人,也被打成了黑子,说是对家卧底,现在只不过是还宗了而已。对这些解释,你都深信不疑,并且非常愤慨。
但是,当你跳出了那个圈子,脱去了角色滤镜,再客观的去看待这个问题时,却突然发现,那些曾经被说成是“黑”的言论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别人也没有说错啊!只不过你当时一腔爱意在心头,不愿意相信,被蒙蔽了而已。
我们活在别人制造的信息茧房里,也活在自己构建的信息茧房里,要想打破信息茧房的桎梏,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人是环境的产物,大脑不断接受相同的刺激,就会形成强回路,最终形成思想钢印。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信息茧房?
主动去获取特定信息,尽量避免算法投喂。关注特定领域时,可以多关注几个专业人士,多看几个主流媒体,多读读相关书籍或新闻信息,多动手搜索。
每关注一个领域,就要反向拓展,以减少信息污染。
多渠道信息来源,交叉验证,避免单一信息源;梳理逻辑,试错复盘,逐渐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