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天,养成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8942/42ea8c8ffa52f58d.jpg)
理念
黄金思维圈这个理念首次被提出,是在Simon Sinek的《Start With Why》这本书中。
黄金思维圈中的三个圈“why-how-what”分别对应的是:
- Why-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How-我要如何去做这件事?
- What-我要将这件事做成什么样?
它的理念是:我们在要开始思考或执行一件事情时,首先要去思考它的Why,也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这种思维是反人性的,却也是符合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8942/ce1017dc5e5f91d0.jpg)
我们的大脑有一层边缘系统,负责我们的情感、行为和决策的部分,相当于Why。
但边缘系统的外面被大脑皮层所包围。大脑皮层所负责的是与理性、逻辑、语言相关的部分,也就是一些具体信息的处理,相当于What。
所以当我们的大脑接触信息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大脑皮层部分。大脑皮层对信息的处理,只是What层面上的处理,并不会直接引发行为和决策。
只有当一部分信息渗入大脑皮层,接触到边缘系统后,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但这需要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所以我们说按照黄金思维圈由内而外进行思考的理念是反人性的。
因为在生理基础上,信息首先接触的是大脑皮层的部分,也就导致了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先去思考What层面的问题。
但也正因为大脑的这种生理结构,如果我们能先从Why的层面开始思考,就等于让信息直接先接触了边缘系统。就可以由内向外地激发我们作出决策和采取行动。
应用
黄金思维圈的理念可以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任何方面。
例如在进行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去思考月度、年度、甚至三五年乃至十年以上的中长期目标和规划。去思考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我为什么想要这个?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WHy)而不是把目光局限在每天要处理的任务和琐事上(What)。
再比如,当我们被网上充斥的一堆课程迷花了双眼,不知道该选什么,该学什么的时候,要先去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习?
只有弄明白了价值和意义,才能找对行动的方向,才能更好地激发我们去行动。
这就是黄金思维圈理念由内圈向外圈进行思考的意义。
刻意练习
前面我们说过,黄金思维圈的思维方式是反人性的。所以我们需要经过刻意练习,才可以真正掌握它。
我们可以采用八阶段训练法来帮助我们刻意练习,养成用黄金思维圈进行思考的习惯。
八个阶段分别为:3天-5天-3天-1天-6天-4天-6天-2天。
在每个阶段期间,每天至少练习,每天至少针对一件事情进行黄金思维圈的思考练习。在两个阶段之间空出一天休息。
八个阶段加休息,一共是37天。坚持37天,能够帮助我们养成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8942/d1bb83005662ff9e.jpg)
概念学习#黄金思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