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从小我就是一个“合群”的人,对自己出门充满了恐惧。
上学后,为了迎合同宿舍人的出门时间,我总是小心的听着她们的对话,仔细的观察着她们的行为,她们说“去吃饭”、“去打水”我就把早已准备好的物件带上紧跟着她们一起。她们哪天不在宿舍,我就能一整天不吃不喝。
上课时间也是,我觉得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但是如果她们睡懒觉不去上课,我即使起床了也走不出宿舍,我对偌大的校园充满胆怯,总觉得自己一个人出门就会有人盯着,那时我会很紧张到甚至是不知道该迈开哪一条腿。
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试图改变都已经到了大三上学期,辅导员老师督促着我们报考本专业的初级证书,为了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
我来自农村的普通家庭,没资源没背景,深知好的工作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可是,同宿舍的人并没有为此做出积极的响应,依旧像极了温水里的青蛙。我的内心又开始了挣扎。
想想老家的父母,想想自己以后的工作。我一遍遍的给自己暗示:万事开头难,走出第一步就好了。记得那个上午,我在宿舍起来坐下了无数次,直到额头和手心都是湿漉漉的……
直到真的走出宿舍,走在通往自习室的路上,我的心里还是纠结的,我去找人少的自习室,找靠角落的位置,就想着把自己藏起来,谁都看不到我。到了该吃饭的时间,我就在不到下课的时间提前去餐厅(我上自习)错开就餐的高峰,这样就不会显得一个人很孤单。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左右,我有点爱上了这种一个人独来独往的感觉。最直接的感触就是节约时间,女生在一起最常听到的大约就是“等等我”,当你一个人时,有任何计划都可以立马行动,去哪、吃什么,自己决定就好了。坚持到考试,我也顺利的通过了本专业的初级考试。
其实整个过程最要命的就是开始的第一步,走出了宿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没用“头悬梁”也没用“锥刺股”,当然我也没完成多么伟大的成就。但是这才是生活啊,我们有多少计划或目标是需要伤筋动骨才能完成的呢?
我们对生活的无力感多半是由于自己的无能造成的,而之所以“无能”,并不是我们真的没有改变现实的能力,而是我们缺少了人生目标,或者仅仅是缺少了对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执行力。
改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2019已经开始,你是否已经做好了新年规划,是否已经为新一年的计划目标开始了实际的行动?梦想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开始了第一步并坚持下去。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