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我之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价值,承担着很多社会责任,但终究是为自己而活着,为了荣誉、面子、利益或者说信仰。
最近读了《摆渡人》,我想我就是那个被摆渡的人,有时候也是想着去摆渡别人的人,有时候执念,有时候放任,有时候恐惧,有时候觉醒。摆渡人中的主人公,实现了荒原的穿梭,来去往兮,想明白了以前的种种,相信她重生之后将更好的活出自己,而我们在生活中,也有每个人的荒原,我的理解,荒原就是当你对世界失去信心的时候、无助的时候或者说是狂妄的时候,但是生活就是直播,没有穿梭轮回,我们最多可以做的就是反省、总结,让自己更加智慧,觉察纠偏,当下一秒或者下一个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能准备的更充分一些或者说能做出更准确的抉择。
回顾自己成长、求学、就业、成家、育儿的历程,其中有很多憾事,如果当时有那么一个摆渡人,告诉自己下一个关卡在哪里、应该做哪些准备或者说做什么样的抉择更有益,那么,自己肯定能少走不少弯路,也许现在的自己将更有话语权,现在的生活要更加的阔绰、有趣一些。但是,最最遗憾的是,回不去的就是过去,社会的变迁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了跃迁,日新月异,相对于十八世纪乃至更早的世纪,想摸着石头过河都找不到石头在那里,而到现在这几年,人工智能的兴起,更是让人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有些摸不着头脑,焦虑成为当下的显性病症。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是独特的,有崇高的理想,无所不能的,而当我们进入社会,我们又感觉到种种的乏力感,各种各样的牵绊,生存的压力,上上下下的眼光,而自己能担当起多少分量,不免有除了“收费”我还能干什么的感慨,诚然,我们习惯了安逸、更愿意循规蹈矩,可是生活日新月异,容不得我们一成不变、倚老卖老,我们依然需要年轻的心态、依然需要兼收并蓄,尽管我们的反应慢一下来了,尽管我们的记忆力有所衰退,尽管我们的精力不如以前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不放弃、依然可以有毅力。
今天在英语学习的时候,我用英语提到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或者说给老板留下更好的印象,其实在心底里,我是感谢我现在的老板的,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老板收留了我,也是在我拿不出很好的业绩且不能说服老板时,老板没有让我坚持,在我放松对自己要求开小差或者没有用更合适的方式与老板对话时,老板宽容了我。我已经试过创业了,发现自己起码说现在还没有到了那个水平,而助力我的老板更加成功则是最能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我想我应该更加努力,不仅仅是任劳任怨,还要有觉察力、沟通力和影响力,行动起来,做更多有价值的工作。
认识自己,包容他人,是我学习DISC以后想到的最多的事情,尽管我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我后来又阅读了《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亲密关系》、《摆渡人》、《曾国藩》,还准备阅读《向上管理》等众多的优秀书籍,我越来越认识到,从书籍中可以体验百味人生,从与家人、同事、同学的相处中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从对自己经历的不断梳理中,能更准确的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点,也找到自己的弱点,更重要的是找到让自己变得更好起来的方法。
《摆渡人》中的主人公之所以可以穿梭、重生,在于她的肉身没有被很大的破坏,这个启示就是我们的生活是存在路径依赖的,我们不可能完全跳出我们的世界去,革命是革自己的命,但是绝不能先杀死自己再说,谁都不能保证谁的未来一帆风顺,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在书籍中、朋友亲人中、体验阅历中,感知我们的所在,寻找灯塔或者沿途的标记,不灰心失落,一点点的向更美好的地方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