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理解与修证

道德经的理解与修证——第一章

2023-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空花求果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述,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道的状态,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就不是永恒的状态了。

道,没有状态的时候,就孕育着天地万物;

道,出现状态的时候,天地万物就开始诞生了。

所以通常我们没有欲望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到道的奥妙之处;

通常我们有欲望的时候,就只能看到人性欲望的贪求不止。

无欲和有欲,都源自于道,但表现出来的状态却截然不同。它们相同之处,都反映着人性的奥秘。

从人性的奥秘,深入探究可以感悟道的奥秘。这就是感悟道各种奥妙的探索方法。

【解读】

1、《道德经》讲述的就是通过修证,去感悟道的各种道理和方法。

2、道,只能靠人去感悟,不能通过语言和文字去表达。就好象有人问佛:佛是什么?佛只能说:妙,不可思议。

3、名,很多人会理解为名称。但我是不认同的,因为名称与道,层次上相差太大。所以我把名当作名状来解读,有状态跟无状态,相当于有形跟无形,层次上就接近了,而且更容易理解。

4、人诞生于道,但为什么人不能回归于道呢?因为人有欲望。欲望只能让我们看到人性的贪婪,却看不到道的奥妙。所以要修道,就要把人性的欲望慢慢戒除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