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13)

2018-10-02  本文已影响121人  爱到最深是陪伴

     

《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13)

13 人生问题:从原生家庭溯源

我们经常会为所面临的问题苦恼。从家庭动力的角度看,问题就是一种动力,问题不同其动力也不同。在不同的家庭系统中,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动力,不同的问题可能会有相同的动力。

自我伤害与自我拒绝

我们会有很多自我伤害的行为,如酗酒、熬夜、过度工作、过度减肥、自杀、自残等。从家庭动力的角度看,所有的自我伤害都是源于自我拒绝。而自我拒绝又源于对父母的拒绝。从家庭动力的角度讲,有拒绝的地方就会有伤害。如果我们拒绝自己就会伤害自己。

如果我们拒绝父母,我们会伤害谁呢?我们一般不敢轻易去伤害父母,因为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他们曾经太强大了。除非我们有了足够与他们对抗的力量,否则我们通常不会直接去伤害他们。但我们可能会选择去间接伤害,如伤害他们的孩子——我们自己。我们既是自己,又是父母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双重身份。我们经常会通过伤害自己来表达对父母的拒绝。

生理疾病:满足心理的需要

从系统角度看,躯体系统低于精神和心理系统,如果精神和心理有需求,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来帮忙。 当我们的心理有自我伤害的需求时,身体就会说“让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有自我伤害的需要,我们可能通过抽烟或酗酒来满足。我们抽烟时感觉到烟是香的,我们喝酒时,感到酒是甜的。于是,我们会抽更多的烟、喝更多的酒,我们的身体便会不断地受到伤害。因为酒和烟能让我们的身体兴奋,我们的身体会渴望它们,于是我们的自我伤害就会延续到身体的受伤害上。

而当我们的内在或心理不再需要伤害时,我们的身体也会来帮忙。那么当我们再接触烟酒时,它们所带给身体的体验就会是痛苦的。于是,我们无法再坚持抽烟和喝酒,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远离伤害。我们爱自己的需求就因此得到了满足。

因此,我常常说,看一个人是否爱自己,就看他是否爱他的身体。爱自己首先会爱他的身体。而爱自己的身体首先从吃好饭和睡好觉做起。

身体疾病是我们的身体出现故障或障碍的结果,是我们的身体在结构上和功能上被破坏的结果。这种情况会波及我们身体的所有系统、器官和组织。从家庭动力角度看,所有的躯体疾病都是我们的生命生物体被损害,躯体本身的组织被伤害。我们通常会借助科学从生物学、结构学上去找原因。这种方法当然是有效的、具有说服力的。可是,我们若从系统的角度看,可能会看到另外一种联系,即躯体疾病也是满足我们心理上自我伤害的一种方式。当我们的内在有自我伤害的需要时,我们就会动用身体来满足这种自我伤害。于是,我们的身体可能会通过罹患各种疾病,如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皮肤病、风湿病、肾炎等,用身体出现伤害的方式来获得心理上希望获得伤害的结果。

拒绝传承和与父母的联结

所有生命都有两大本能,即生存本能和繁殖本能。只有这两种本能同时起作用,生命才能作为种群延续下去。人也不例外。但是,人的传承却会受到家庭动力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孩子,我们的生命是从我们的父母而来的。因此,我们的传承便与我们的父母有关。因为我们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如果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如曾经在父母那里受到伤害,或觉得父母对我们不好,或我们对父母有敌视、怨恨时,我们就可能会拒绝把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传承下去。或者,我们如果看到父母的婚姻是不幸的、痛苦的,如在婚姻里不断地发生冲突、暴力、虐待等,我们就会对婚姻恐惧,可能不会走进婚姻。还有一种情形,如果我们的童年是不幸的,那么我们也可能对走进婚姻顾虑重重,因为我们觉得,如果结婚生子,就会再制造一个不幸的孩子来到这个世上,让自己的不幸和痛苦在自己的孩子这里重演,这不仅残酷,也不公平。于是,他们要么拒绝婚姻,要么即使结婚也会拒绝生孩子。

如果我们在传承上出现问题,那我们可能会通过很多种方式来表达,如拒绝结婚;结婚后不要孩子;想要孩子但自己的生育能力不行;想改变自己的性别,如男性想把自己的性别变成女性,女性想把自己的性别变成男性;改变性取向,性指向同性别的人;自己的性功能出现问题,男人出现阳痿,女人出现性交疼痛、性冷淡。

性心理问题背后的家庭因素

影响性别认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个人在俄狄浦斯期没有顺利度过,要么固着在了这个时期,要么退行到这个时期,或是形成俄狄浦斯情结。当孩子处在俄狄浦斯期(大约3~5岁),孩子会想和异性父母亲近,却排斥同性父母。如果同性父母对孩子过度严厉、过度惩罚,那么孩子可能就会出现俄狄浦斯情结,表现为惧怕同性父母,也不敢和异性父母过度亲密。我们在前面说过,当孩子出现俄狄浦斯情结时,到了青春期就会出现对异性的恐惧;到了成年期或走进婚姻后,会出现性功能障碍。当一个孩子出现俄狄浦斯情结,那么他就很难完成向自己的同性父母的性别认同。

还有一类性问题就是性心理障碍。这类人群会通过文化所不能接受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性欲需求。 

恋物癖,用异性的内衣或服饰来获得性兴奋; 

摩擦癖,在公共拥挤的场所通过摩擦异性的身体来获得性兴奋;

窥淫癖,通过偷窥异性私处或性生活来获得性兴奋; 

露阴癖,通常在陌生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来获得性兴奋; 

异装癖,通过穿着异性的服装来获得性兴奋; 

施虐和受虐癖,通过肉体的施虐或受虐来获得性兴奋; 

恋童癖,通过猥亵或与儿童发生性关系来获得性兴奋。

此类人群通常在童年或青春期,在性的发育过程中,曾经遭遇到严厉的打压,可能会导致个体对性或性欲望的恐惧。于是,性欲望或性需求不能被承认,甚至不可以被存在。因为性需要是一种本能,需要被释放。如果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释放,它就会通过非正常的途径释放,这些非正常的途径就包括病态和违法的途径。而性心理障碍的人群就是通过病态的方式来获得那些在父母那里不能够通过正常的途径来获得释放的性欲或性需求。可能是父母太恐惧性会扰乱父母想在孩子实现的一些目标,通常的目标是学习好,因此父母企图把孩子的性打压掉。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保住他们在孩子那里所实施的目标。但是,我们看到,这样做的代价太大了,孩子可能会失去正常的满足性欲的能力。

为了保护孩子性心理的发展,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在孩子那里建立性是丑陋的、肮脏的、邪恶的观念,更不要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对孩子的性欲及性行为进行打压。让孩子认识到性像饮食和睡眠一样,是我们人的正常本能,性是美好的,是用来创造新生命的。当一个人进入青春期之后,有性欲望,喜欢异性,想接近或亲近异性,甚至想和异性发生性关系等一系列的性心理或性活动出现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性本能、性欲望是不可以消灭的,但我们需要控制的只是满足性欲的方式或行为。我们把满足性欲的方式控制在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之内就可以了。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引导孩子,做好他们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保护的有关性知识的教育,把性看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不要加以排斥、否定、拒绝、打压和污名化,而是如何去更合理和更恰当地去满足这些需求。那么,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对性欲望就不会产生恐惧和自我打压,性就可能会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原生家庭对异常人格形成的影响

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主要体现在人与人关系的适应上。我们经常所说的性格、人格、气质类型就是这个适应的结果。当我们觉得我们的人际关系不好的时候,其实是我们适应社会和他人的能力出了问题,是我们适应社会环境或他人关系出了问题。而我们适应社会或他人的关系为何会出问题呢?这通常又与我们在早年适应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环境有关。

我们最早的关系是与母亲的关系,我们与人的关系模式,最早是从母亲这里建立的。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生命的另一位创造者父亲会加入我们生命的关系中来。父亲的出现,扩大了我们要适应的环境范围,我们的关系就由和母亲的二人关系,变成现在的三人关系。在三人关系中,我们的适应环境范围扩大了,由原来我们只要适应母亲,到现在变成了还要适应父亲。我们不只是作为中性的孩子来适应他们,而是作为一个有性别的男孩或女孩来适应他们。作为中性的孩子,我们会面临对他们保持相同程度的忠诚问题,我们的内在潜意识需要和他们保持相同程度的爱,不论我们的父母是谁,也不论他们对我们做了什么,我们潜意识里的忠诚都要求我们要保持对他们有相同的爱。这种适应的结果,就产生了我们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就构成了我们人格的一些成分。作为有性别的男孩和女孩,我们会遇到俄狄浦斯期的问题,即我们会和同性父母竞争异性父母。在竞争的过程中,我们又会遇到和同性父母的竞争关系问题,和异性父母的亲密关系问题。在这个竞争关系中,我们也要去适应这种环境,我们无法预测同性父母如何回应我们的竞争,也无法预测异性父母如何回应我们的亲近。但是,不论我们的父母如何回应,我们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适应父母的回应。

一个孩子所面对的环境或关系通常取决于他拥有什么样的父母,还有什么样的兄弟姐妹。不论他们的状态或类型是什么样的,每个孩子都会尽最大努力去适应他所赖以成长的家庭环境。这种适应的结果,就形成了他们的关系模式、行为模式和人格模式。这些早年所形成的模式可能会固定下来,并被用在后来的人际关系中。当然,这些模式对他所在的早年的原生家庭是适应性的,这些适应原生家庭的模式可能会在被多次使用之后固化下来,并被应用到家庭之外的社会环境,如幼儿园、小学或初中与高中。这些原本在原生家庭是适应性的行为模式,一旦被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家庭之外的环境里时,这些行为模式可能就会变成非适应性的了。这些非适应的行为或关系模式可能会变成一个人的非常态人格类型,这些人格类型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偏执型。对他人有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比如把他人的动机解释为恶意,可能的表现为没有足够依据地猜疑他人在剥削、伤害或欺骗他;经常会怀疑朋友或同事对他不忠诚和不信任;他们很难信任他人;他人的善意会经常会被当作含有贬低或威胁性的意义;对他人会有持久的怨恨(如不能原谅他人的侮辱、伤害或轻视);如果他感到自己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打击时,他会迅速做出愤怒的反应或反击;对自己的情侣或配偶的忠贞反复出现没有证据的猜疑。 

表演型。通常表现为过度的情绪化和追求他人注意;当自己不能成为他人注意的中心时,感到不舒服;与他人交往时往往带有不恰当的性诱惑或挑逗行为;其情绪表达的特点是变换迅速而表浅、戏剧化、舞台化或过于夸张;通常利用身体外表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易受他人或环境所暗示。 

自恋型。需要他人赞扬;不能换位思考,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经常有幻想或自大;认为自己比他人重要、特殊和独特;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要求他人要顺从他的期望;要求他人过度赞美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经常会剥削他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经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经常表现出高傲或傲慢。 

回避型。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容易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被拒绝,除非确定能被喜欢,否则不愿与人打交道;不情愿冒个人风险参加任何新的活动;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 

依赖型。过度需要他人照顾,因此产生顺从或依附;害怕分离;如果没有他人给予足够的建议和保证,便难以做出日常决定;需要他人为其大多数生活领域承担责任;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同而难以表达不同意见;因为对自己的判断或能力缺乏信心而难以自己开始一些项目或做一些事情;为了获得他人的培养或支持而过度努力,并且会自愿做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因为过于害怕不能自我照顾而在独处时感到不舒服或无助;在一段密切的人际关系结束时,会迫切寻求另一段关系作为支持和照顾的来源。 

强迫型。沉溺于有次序、完美以及精神或人际关系上的控制,而牺牲灵活、开放和效率;经常沉溺于细节、规则、条目、次序、组织或日程,以致忽略了活动的要点;因完美主义而妨碍完成任务;过度投入工作或追求绩效,以致无法顾及娱乐活动和朋友关系;对道德、伦理或价值观念过度在意、小心谨慎和缺乏弹性;不情愿丢弃用坏的或无价值的物品,哪怕这些物品毫无价值;不情愿将任务委托给他人或与他人共同工作,除非他人能精确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对自己和他人都采取吝啬的消费方式,把金钱视作可以囤积起来应对未来灾难的东西;表现为僵化和固执。 

边缘型。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并且带有冲动性;极力避免真实或想象出来的可能被遗弃的情境;对一个人或关系一时极端理想化,一时极端贬低否定;身份紊乱,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极度不稳定;有潜在的自我冲动性和自我伤害行为,过度消费、放纵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酗酒等;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自残行为;情感不稳定,如强烈的发作性的烦躁,易激惹或是焦虑;有慢性的空虚感;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发怒(如经常发脾气、持续发怒、重复性斗殴);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感觉不真实)。 

分裂型。对他人、对亲密关系不是很感兴趣,他们很少有亲密或知心的朋友;对外在的赞扬或批评都显得无所谓;他们在关系里经常表现为冷淡、疏离;他们可能会毫无根据地猜疑他人对自己怀有恶意。 

反社会型。主要表现为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不能遵守与合法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经常欺诈,为了自己的利益或乐趣而习惯性说谎,使用假名或诈骗他人;经常出现冲动、易激惹和攻击性行为,不断斗殴;经常鲁莽行事,不顾及他人或自身的安全;一贯不负责任,表现为重复性地不坚持工作或履行经济义务;缺乏内疚和同情,表现为做出伤害、虐待或偷窃他人的行为后显得不在乎或为自己辩解。

上述的这些关系模式来源于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Manual ofMentalDisorders,DSM—V)里的有关人格障碍的分类体系。这些分类大体概括了我们非适应性的人际和行为模式,这些模式便构成了我们的人格和行为的病理性特征。而这些人际、人格、关系和行为模式,可能均是我们在早年适应原生家庭里的关系或环境的结果。这些行为模式在早年的原生家庭里可能是适应性的,也就是说,这些行为模式可能是我们早年在自己的原生家庭的一些生存策略,这些生存策略使得我们能够最大化地适应那些我们早年的生存环境,如适应我们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这些适应策略能否更好地适应将来我们走出家庭之外的社会情境,则多取决于我们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人格是否健全。如果他们的人格本身就是不健全的,那么,我们可能就会发展出适应他们不健全的人格的行为生存策略。这些生存策略也可能会发展出上述行为类型的其中一种。

一般而言,这些早年家庭的生存策略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渐渐形成了我们的行为特征,并以模式的方式固定下来,在后来的成长中反复地被我们所使用。而这些在早年可能是适应性的行为模式或生存策略,一旦被固化并用之于所有的人际或社交场合之中时,可能就会是非适应的了,尤其是那些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不健康人格的适应行为,这些行为模式经常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并会妨碍他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这些非适应的行为会带来关系上的困难,这些困难可能发生在同学、朋友、恋人、配偶、孩子、同事、上级和下级之间,会导致我们在学校、家庭和职场上的失意或失败,我们可能会因此承受痛苦和折磨。

母亲的行为和人格品质以及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品质便会对我们的关系品质、行为模式和人格特征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当父亲加入我们的关系中来时,我们和母亲的两人关系会演变成三人关系。那么,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也是我们与女性的关系,我们和父亲的关系也是我们与男性的关系。因此,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便成了我们与所有女性关系的原型,我们和父亲的关系便成了我们与所有男性关系的原型。而我们与父亲和母亲的关系则决定了我们未来的人际关系的模式,也是奠基我们人格类型的基础。因此,我们父母的心理健康度、人格类型和人际关系模式,会决定或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度、人格类型和人际关系模式。

而当我们在成人之后,如果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或人格类型有问题,那么要想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或人格类型的话,我们就需要处理早年在父母那里所形成的行为互动或关系模式。这部分如果没有得到处理或修复,要想获得我们人际关系、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的改变或改善是极其困难的。

焦虑与恐惧

我们检视一下上述的两种害怕。一种是当我们看到老虎时的害怕,一种是我们离开了老虎后仍然对老虎的害怕。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第一种情形是对我们所产生的老虎知觉的害怕,第二种情形是对我们大脑里老虎表象的害怕。我们把第一种害怕叫恐惧,把第二种害怕叫焦虑。

我们会看到,恐惧有具体的对象,通常的行为反应是回避。焦虑通常没有具体的对象,而且通常的行为反应是被所害怕的对象持续吸引。恐惧被回避之后就会停止,而焦虑则不同,会持续下去。恐惧通常是指向当下的反应,而焦虑通常是指向未来的预期担心。恐惧被当下的知觉所引起,而焦虑则是被表象或图式所引起。

当恐惧来临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三种应对方式——逃跑、战斗或假死。这三种应对方式都是适应性的。因此恐惧是在进化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应对环境的一种正常基本情绪,这种情绪有利于生命个体在面对威胁时更好地保存自己的生命。

当焦虑来临时,我们也会有应对它的方式,这种方式我们通常称之为心理防御,此类的心理防御被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所描述,其种类包括压抑、隔离、否认、合理化、投射、替代、退行、反向形成、幽默、升华等。

与焦虑相关的原因

由前面我们知道,我们的焦虑是指向我们头脑中的表象,是指向未来的一种害怕或担心。焦虑是自我认知评估到不能达到所预期的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存在时的情绪反应。 

焦虑通常与具有威胁的情境有关,也与我们的能力有关。因此,焦虑的产生通常需要两个条件出现:一是主观表象具有威胁性;二是我们的能力不足以应对或处理这种威胁。换句话说,即使我们的表象具有威胁性,如果我们有足够能力处理的话,那么,焦虑就不会发生。 

焦虑通常与死亡有关。当人类出现语言,有了意识,有了对死亡的意识,死亡的焦虑便随之而来。对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最具有威胁性质的就是死亡。因此,人类所有的焦虑都可以归结到对死亡的惧怕上来。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焦虑都是死亡焦虑的变形。 

焦虑通常与需要的满足有关。从生物的本能需要来看,人的两大生物本能就是活下来和传下去。活下来的本能就是我们的营养需要和安全需要;传下去的本能就是物种的繁殖需要。如果这两种本能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出现焦虑。 

焦虑与需求有关。我们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需求分成三大系统:生理需要,如饮食、睡眠、性;心理需要,如安全感、归属感、自由;社会需要,如被尊重、被认可、被欣赏。当这三类需要没有被满足时,我们就会处于焦虑状态。而此时,焦虑则成为我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的信号。 

焦虑与道德有关,因为人类自从有了文明之后,就有了规则,这些规则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对与错的规则。当人类发展出道德与法律的规则之后,人类就发展出了良性和良知的品质。当一个人做错事,他就会面临道德或良知的谴责和由此而来的一系列惩罚。这些谴责或惩罚部分就转变成了对违反道德或良心的焦虑。 

焦虑与重要感有关,我们希望被他人重视,被看得起,在别人心目中有一定分量。当我们被他人轻视、否定、拒绝、远离时,我们同样会感受到一种威胁,我们会有种被排挤的感觉,然后就会失去归属感,而没有了归属感则就意味着被落单。而在远祖的生存环境里,如果一个动物落单,就意味着个体成为其他凶猛动物的猎物,也就意味着死亡的来临。 

焦虑还与意义和价值有关。人们希望自己能够过上一种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活,他们会追求一种完美和理想的人生,如果达不到这个完美和理想,他们就会因此而焦虑。可能我们从小在父母那里,一直被要求要完美、要阳光、要有正能量、要积极、要有追求、要做有价值的事,如果我们做不到父母给我们规定的那些要求时,父母就会否定、指责我们,父母就会对我们表达不满,或者可能经常表现出嫌弃或厌恶我们的神情,而嫌弃或厌恶就意味着我们在父母那里被抛弃。而这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同样也会让我们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焦虑便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焦虑的对象

我们会看到,我们所焦虑的对象有很多。几乎对那些有关我们自己或对我们所爱的人的生存具有威胁性质的表象,都会带来焦虑。以对死亡焦虑及其与死亡有关的变形焦虑为最多见。 

疾病焦虑。如果我们的健康受到疾病的破坏,最可怕的结果就是死亡,所以,当疾病来临时,会唤醒我们对死亡的焦虑。有时,对疾病的焦虑又会成为疾病的一部分。 

意外焦虑。人生充满了种种意外和不确定,为了追求这种确定性,我们会用强迫的形式来平息对不确定和意外的焦虑。 

分离焦虑。分离就意味着被抛弃,而在早年如果一个人被抛弃则意味着死亡,这种意味会保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使我们对分离始终保持着一份原始的恐惧。当自我意识出现之后,这份恐惧就转化成了焦虑。我们一生会不断地经历着分离,如出生、切断脐带、断奶、上学、失恋、亲人去世、失业、离婚等,这些分离都可能会成为我们焦虑的原因。当这些事件在相应的阶段没有被恰当地处理时,分离就会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会持续不断地影响着我们与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被害焦虑。我们对周围对我们不利的因素非常敏感,以至于我们非常在意或关注这些因素。我们会特别在意那些针对我们的不良评价和意见,看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重视自己在同辈、同行、同事间的竞争。当我们身处不利或预感到这些因素会给我们带来不利时,我们就会有被迫害的恐惧。 

归属焦虑。当我们被团体成员所拒绝、排斥、否定、贬低、蔑视和打压时,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不被团体所接纳,这意味着我们被团体所抛弃,而在动物的遗迹中,如果一个动物群体的成员所抛弃,那等待他的可能就是死亡。 

完美焦虑。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完美,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不够可爱时,可能就会觉得得不到我们所喜欢的人的爱、认可,我们可能觉得如果他们不喜欢我们,就会抛弃我们。而抛弃我们,在早年也意味着我们无法活下来。

存在主义哲学流派认为,人的存在本身就充满着焦虑。人被抛弃在这个无意义的世界上,其一生都处在一个未完成时,人的本质是什么,取决于一个人的选择。选择是要承担责任的,而承担责任就是要承担各种后果,而有些后果对我们是不利的,所以,这些不利的后果就会变成我们所焦虑的对象。存在主义假设,“存在先于本质”,我们的本质是我们选择的结果,当我们对自己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所期待时,选择就会成为一种焦虑。

焦虑产生的影响

当焦虑来临时,我们主观上会出现过分担心和紧张害怕,身体会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会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表现,身体的血糖和血压会升高,瞳孔会放大,心率和呼吸会加快,当身体处在如此兴奋的状态时,整个人可能会出现坐立不安、烦躁的状态,无法安静下来。也就是说,当我们焦虑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身体所有的部分都被动员起来,准备应对我们所建构起来的受威胁的情境。

产生焦虑的条件

焦虑发生在我们的主观世界,它的发生也是有条件的。首先,我们的主观世界会建构一个可以引发焦虑的威胁情境,我们相信有这样的情境会发生,如我们焦虑孩子的身体、学习和性,焦虑我们的能力、地位、关系,那么其背后就会有一种相信或信念,我们相信孩子的身体会不健康、学习会变差、会和他人有性关系,我们也相信了自己的能力不行、地位不保、关系恶化;有了这份相信之后,接下来,我们又会相信,我们的能力不足以应对我们所相信的那个会发生的对我们有威胁的情境。于是,焦虑就会唤醒、诱发和启动。

因此我们看到,焦虑的背后有两个相信:一是我们深信不疑的那个具有威胁性质的建构情境会必然出现;二是我们相信自己对这个情境没有有效应对的能力。当这两个相信同时发生时,焦虑就会发生。

焦虑的分类

我们可能无法识别焦虑对象。当我们能够识别所焦虑的对象时,如我们焦虑孩子的身体、我们焦虑即将到来的考试、我们焦虑即将到来的面试等,我们就把这样的焦虑叫现实焦虑。

当我们无法识别所焦虑的对象,不知道所焦虑的内容时,如我们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坐卧不安、担惊受怕、饭不思食、夜不能眠,但却不知道为何而焦虑,那就是神经症性焦虑。

当我们所焦虑的对象与违反道德或良心有关时,我们称之为道德焦虑,如乱伦焦虑。

成瘾的家庭动力

瘾首先具有愉悦的性质,在愉悦的后面隐藏着自我伤害。而愉悦象征着亲密关系,也就是说,成瘾者借用成瘾物质或行为来补偿在现实世界里亲密关系的缺乏或不足。而自我伤害可能象征着惩罚、陪伴和追随。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有罪过或有罪恶感时,他需要用自我伤害来惩罚自己,以此来抵消或补偿自己的罪过或过失或不道德行为。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过于忠诚,当他看到自己的父母的人生命运非常悲惨或不幸时,他借用成瘾来把自己的人生也弄得悲惨或不幸,并以此来陪伴父母的人生或命运。

在另一部分家庭里,可能的家庭动力是父母的婚姻遇到了危机,成瘾者用成瘾行为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从而缓解父母婚姻关系的紧张或破裂。

还有一些家庭因为父亲或母亲功能或事实上的缺失导致事实或心理上的单亲,从而导致一方父母感情上的危机或感情上无法得到有效满足,那么未能得到满足的父母便需要孩子的陪伴,当成瘾者成瘾时,便会用退行的方式把自己退行到孩童时代,然后在这种状态下来陪伴父母。

成瘾者其他的动力机制可能还有以下几种。 

补偿作用(compensation),即通过对成瘾物质或行为的过度沉溺,借以补偿现实生活中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亲密关系。 

否认(denial),即通过成瘾物质或行为来改变自己的感知状态或存在状态,从而否认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痛苦、失败、挫折的困境。 

替代(displacement),即用一种具有伤害的方式来替代其他方法以满足所有的需求。 

幻想(fantasy),即成瘾者曾经幻想自己无所不能,并且用这种无所不能去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成瘾者在成瘾过程中会拥有这种无所不能感,或让成瘾者处在无所不能的幻觉状态(如吸毒者吸食毒品时)。 

孤立(isolation),即为了让自己免于被外在世界或社会伤害,用成瘾将自己与现实世界孤立起来,并将自己退缩到一个被动状态。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即意识里不断地为潜意识里的需要进行辩护以解释自己成瘾的合理性。 

退行(regression),即将自己退化到早期的发展水平,以避免承担过多的责任,以更好地满足父母对自己的依赖,以更加心安理得地陪伴父母。 

抵消作用(undoing),即对自己所做的愧疚之事通过成瘾来伤害自己,以表示赎罪或弥补。

成瘾是一个系统问题,不是成瘾者一个人的问题。从动力的角度看,家庭中存在一个成瘾者,说明成瘾者的家庭系统出现了失衡,成瘾者的出现是为了恢复家庭系统的平衡,说明这个家庭需要有一个成瘾者。成瘾者的出现是一个家庭动力的结果,而不是成瘾者本身出了什么问题。因此,如果要把一个成瘾者解救出来,不从家庭系统着手,不从家庭动力着手,而只是从成瘾者本人着手是很难解决的。因此,解决成瘾者的成瘾问题,从家庭系统和家庭动力入手才是比较彻底而有效的办法。

父母婚姻对孩子婚姻观的影响

一个人的婚姻状态同样受到家庭动力的影响。一个人父母的婚姻状态是影响其婚姻状态最为重要的动力因素。当一个人父母的婚姻是稳定的,那么他的婚姻的稳定程度就会高得多;如果一个人父母的婚姻是冲突不断或存在外遇或离婚或再婚,那么他的婚姻里会有非常高的概率再现父母的婚姻模式。

当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了非常多的苦难或不幸,那么也会影响他走进婚姻,因为他觉得作为一个孩子太不容易了、太痛苦了,如果他感觉到他没有能力为他未来的孩子提供幸福生活的话,那么他就有可能会选择单身或做丁克家庭,因为他不愿意再制造出另外一个和自己同样悲剧的孩子。

当一个人在父母那里没有建立好安全型的依恋关系,那么,他建立、经营和保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就会遇到困难,尤其是当他的依恋关系模式是矛盾型、回避型和混乱型时,就更是如此。在不安全的依恋模式里,婚姻关系可能会经历更多的矛盾冲突,外遇、离婚的概率也会更高。当一个人在早年和自己的异性父母没能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或者他们的关系是冲突的、紧张的、对抗的或敌对的话,那么,当他进入婚姻之后,他和配偶的关系也可能会重复和异性父母的关系模式,这种重复的关系模式可能会导致婚姻的不稳定或解体。

当一个人早年经历过不断地分离,如不断搬家、不断更换学校、不断更换抚养人、父母离婚再婚,那么,他可能会在保持亲密关系上出现困难。在进入婚姻之前,可能会出现不断地更换恋爱对象,不断更换性伴侣;在进入婚姻之后,也可能是外遇不断或不断离婚,然后再不断再婚。

当一个人在早年经历了不断分离,那么,他就很难在一段关系里投入过多的情感或亲密,因为他投入的越多,就意味着在分离的时候痛苦越深;为了避免分离的痛苦,最好在关系里不要投入太多的情感。同时,为了避免被抛弃的被动与无价值感,那么最好是主动抛弃对方,这样不仅会免于等待被抛弃的焦虑,还会获得一种控制感。

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其适应父母或家庭环境的结果

家庭动力和家庭治疗一样,通常会从系统去看问题,从系统去看个人,视个人问题为系统动力的结果,因此不会把个人问题包括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甚至是躯体问题疾病化或病理化。心理学通常会从需要、功能和因果去看问题,而不是从对错去看问题。因此,我们会说,一个家庭里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是因为家庭这个系统出现了问题,而个体出现的这个问题是用来解决家庭系统的问题的。因此,系统派的家庭治疗通常对家庭成员出现问题的态度是:任何成员的问题都是有功能的,都是契合这个家庭的,这个问题在这个家庭里刚刚好。因此当我们从这种立场来看孩子的问题时,我们就有可能减少对孩子的责备,从而转向思考家庭系统,转向思考家庭动力。

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表达: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问题父母。如果我们持这种观点,那么父母就会被放在被责备的位置,仿佛他们是孩子问题的制造者,他们也会因此可能被视为加害者。那么,我们再想,问题的问题又是从何而来呢?当我们再从系统观的角度看,父母也有他们的家庭系统,他们也是系统的动力结果,因此,我们要让父母来全部承担责任就不太公平。如果我们从动力角度或从因果角度看,可能会更加容易看清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不把孩子的行为或父母的行为问题化,而是把它们现象化,即把他们的行为视为一种表现或呈现,而不再看成问题化、障碍化和疾病化。把家庭系统视为因,把孩子的表现、呈现或行为视为果,或把家庭系统和成员的表现、呈现或行为视为互为因果,那么我们就更加容易看懂孩子或父母的行为或表现了。因此,我们要了解或理解孩子的行为或表现,就要把孩子放进家庭系统里看,放在历史的、动态的他所在的家庭系统里去看。

我们先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行为。进化论有一个理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就是说,生物进化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它对环境无条件的适应性。对于所有的生命体来说,它只有调整自身来适应环境,它才能更好地进化,更好地生存下来。而进化的目标就是为了适应环境。如果从系统来看,那环境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就是它的生存系统。因此环境就是成员的系统,而系统就是成员的环境。而“物竞天择”所讲的就是,那些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生命体会被大自然所淘汰,而那些能够很好适应环境的生命体才能被留下来。因此,所有的生命体,若想在大自然的系统里存在下来,它就要遵循这一游戏法则。不能适应它的,就得被淘汰掉。然而,从生命的实现倾向来看,每一个生命体都具有实现倾向,它们都会把自己的生命潜能最大化,而生命的这种实现倾向、潜能最大化倾向也是指向适应环境的,也就是说,每个生命体在它的潜能里都已经做到自我实现的最大化了,在对环境的适应上也是最大化了。它们在自己的生命潜能里都已经做到最大化地适应环境,最大化地实现自己了。

然而,因为每个生命体所获得的遗传物质有所不同,它们的生命成长经历也有所不同,因此便决定了它们自身的潜能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对所有的生命体来说,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把自身所拥有的潜能最大化,对环境的适应最大化。然而,不幸的是,仍然会有一些生命体会因为不能适应环境而最终被自然所淘汰。被淘汰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不尽力,而是它们的遗传和成长经历限制了它们的潜能,而与此同时,也限制了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但是它们在自己的遗传和成长经历所带来的有限能力之内,已经做到最大化地适应环境了。

我对生命一直存有以下信念:相信它们是向上的;具有实现倾向;在自己的潜能之内都已经最大化地适应了环境并且实现了自己。我对人的信念、对孩子的信念、对父母的信念同样如此。

因此,从适应环境的角度看,孩子的行为或表现都是孩子适应父母或家庭环境的结果,不论我们所看到的孩子多动、拖延、不爱学习、迷恋游戏、逆反等这些父母不太喜欢的行为,都是孩子适应父母的结果。 从另外的动力看,孩子的动力可能与父母的动力有关,也就是说,在系统里,一个成员的表现,会受到另外成员的影响,而他同样也会影响其他的成员。对于孩子来说,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的父母。也就是说,亲子关系会成为影响孩子最为重要的动力。

我们从前面的亲子关系的动力里知道,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单向的关系,这种单向的关系是父母把爱流向孩子,即父母给予孩子爱,孩子接受。而当亲子关系变成双向关系时,亲子关系就会受到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就会受阻。于是孩子可能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亲子关系的双向性会表现为当父母给孩子爱的时候,当父母在满足孩子需要的时候,父母通常会向孩子索取回报或向孩子要爱,如向孩子要感恩、要将来对自己好、要学习优秀、要各方面表现优异等。 亲子关系的单向性不仅要求父母在给予孩子爱的时候,不能向孩子要爱,更不可以在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到孩子那里寻求满足。他们可能想让孩子当他们足够好的父母,以满足自己早年没有在父母那里获得满足的需要。这样的父母通常会把孩子推到父母的位置,让孩子父母化、成人化。当他们成功地把孩子父母化和成人化之后,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在孩子那里做孩子了。

还有一类父母,当他们的夫妻关系出了问题,他们在配偶那里得不到想要的感情,那么与两性有关的情感便无法在婚姻里得到满足,此时,可能的情形之一,就是父母会向孩子要这种情感的满足,那么此时就会把孩子推向父母配偶的位置上,孩子会成为满足父母情感的工具。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乱伦,这种乱伦可能发生在情感的层面,也可能会发生在身体的层面。不论是在哪一个层面发生,都会对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后果。孩子通常会用一些自我伤害的方式如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吸毒等来伤害自己,以此来补偿乱伦所带来的罪恶感。

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孩子对父母的忠诚会成为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种家庭动力。人类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成长期。他们从出生到成年,需要18年的时间。在生命的头三年,如果没有父母的照顾,所有的孩子都不可能活下来。因此,孩子在生命的头三年和父母的关系是完全的依赖关系。他们需要父母的照顾,需要父母的关爱,他们需要使尽浑身解数,让父母喜欢自己、爱自己、不要抛弃自己,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活下来。那么这个时候,孩子能使用的武器就是对父母的忠诚。这个忠诚的表现就是无条件地满足父母的需要,尤其是潜意识里的需要。这个需要通常是配合父母完成父母自己的那个家庭动力。这个动力有时可能是痛苦、折磨和不幸,那么,作为孩子也会无条件地去满足父母。对父母忠诚的另外一种表现是把自己变得和父母一样或相似。如父母是痛苦的、不幸的、自我折磨的,那么孩子也会把自己变成痛苦的、不幸的和自我折磨的。如果父母不幸过早去世,那么,孩子出于忠诚,可能会对自己说:“我要追随你而去。”于是,出于忠诚,孩子可能表现得体弱多病、或郁郁寡欢、或自伤自残,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自杀行为。孩子这种把自己变得和父母一样的忠诚可能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如健康程度、性格类型、能力大小、关系模式、婚姻品质等都会成为孩子忠诚的对象。

还有一种孩子忠诚于父母的行为是当父母身陷一种困境、苦难或不幸时,孩子会滋生了一种幻想,如果自己把这种发生在父母身上的困境、苦难或不幸拿过来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父母就可以免于这些痛苦,父母就可以脱离这些困境、苦难或不幸。于是,孩子可能会认为,如果自己得病,父母就可以免于得病;如果自己痛苦和不幸,父母就可以免于痛苦和不幸;如果自己死掉,父母就可以免于一死。这样的替代忠诚经常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在孩子那里会发生作用的动力还有自我概念。就像前面我们所讨论的自我概念对我们成长的影响那样,我们通常会按照童年在父母那里所形成的自我概念来表现和发展自己。当一个孩子在早年所形成的自我概念是负面的,那么他就可能朝向那些负面的自我信念去发展自己。这些负面的信念包括我是不可爱的、我是没有用的、我是没有价值的。当他朝向这些的负面的自我概念或信念去发展自己时,他就可能成为问题孩子或儿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