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吉如被淘汰:“学霸”为什么高开低走?(上)
最近,《奇葩说》第七季一上线就引发各种热议,其中最让人唏嘘的,就是几个背景亮眼的“学霸”纷纷被淘汰。
比如,在第一期就出现了一位北大美女学霸,海选阶段分分钟奇袭其他选手,想让自己有更多出镜率,结果这位“高考状元”被蔡康永点名“有人带着虚字来的时候,会被拆穿”,杨幂说这是唯一一个她没有什么话说的选手,因为这个选手一点都不想听别人说话……
最后这位带着光环入场的“学霸”,0票退场。
更让人诧异的是,去年在《奇葩说》第六季中备受瞩目的许吉如,今年再次出现在镜头前前时,却是一副瘦弱而疲惫的状态。
去年参加《奇葩说》的许吉如,凭借名校背景和据说拿奖拿到手软的实力,在薛兆丰老师的队伍中挑大梁成为队长,开局却表现不佳被淘汰,罗振宇老师用“卡片权利”为她换回一次机会,却又再一次被淘汰,网络上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淹没了这位曾经“完美的学霸”。
她在节目中坦言,这段时间,状态一度不好,春节期间还冒昧找了马东老师寻求开导,因为自己有点抑郁。
和去年的轨迹类似,今年的许吉如一出场就被寄予厚望,却在和导师们的寒暄中,透露出一个征兆,她对去年被留住又被淘汰的事情耿耿于怀至今,甚至都没有做好准备面向观众,也没有从去年的辩题阴影中走出来。
最后,多数导师希望她“不要留下”,因为她还没有走出自己的模式。
看着这些有着漂亮履历的“学霸”们,高开低走,似乎很容易陷入一种困境或迷局里而不自知,让他们难成大事。
1、能力失衡的“学霸”
回看这些年来的教育,起跑线上的你争我赶,让孩子们在本该嬉笑玩闹的年纪,就已经成为“刷题高手”。
在学校、家庭里,好学生的学习成绩被多方重视,孩子的其他能力被忽视,因为成绩更容易衡量比较,更有“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为12年义务教育做最后的考验,很多好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初期,几乎都是在“寒窗苦读”。
长期动脑不动手的环境和教育,会导致动手及自理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成绩排名的光环下,让学生、老师、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而一旦进入大学或社会职场,理论仅仅是实践的引导,因为实际动手操作经验的匮乏,导致不少好学生不具备问题解决的能力,开始遭受挫折,难以适应。
应试教育制度让学生们从小就浸泡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环境里,功利性前提下,“好学生”们对考试策略驾轻就熟。相当一部分好学生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学习,考试前临时突击也能拿到不错的成绩。哪怕是不太擅长的科目,考试技巧也能应付过去,毕竟综合排名用的是总分和平均分,整体都不会太差。而考试是一种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的学习检验,是一种短期策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考试过后“东西都还给老师”的原因。
这样长期养成的短期策略和功利性学习习惯,容易让人陷入不断应付眼前问题的循环里,缺乏长远目标,一旦外界的标准要求缺失,就迷茫不知所措,没有自己本身的价值方向和规划,兴趣和热情也难以提升。
由于长期为争取综合成绩而取长补短(压缩擅长学科的学习时间,在不擅长科目上花更多时间),这种策略的应用迁移到社会工作中,会逐渐出现“样样懂,但样样普通”的能力水平,这与那些一开始就“固执”地深耕在某一方面的“偏科生”相比,显然就落后了。浅尝辄止、考过就好的功利性学习习惯,到了真正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时候,就不得不迫使“好学生”们重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