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终会走向黯淡

2022-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师范生小杜

      “双十一”虽然已经过去,但是网络上评析“双十一”的文章却仍不在少数。为此,我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双十一”最早是由天猫于2009年发起,并且只在11月11日凌晨12点开启,全场半价,只限一天。然而历经十三年,电商早已改变策略来提高销售量。如拉长活动时间、开启预售模式、邀请明星助力等等,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21年“双十一”,天猫总交易额5403亿元,京东累计下单金额突破3491亿元,再创新记录,超过美国的网络星期一(网络星期一是美国的网上购物节),平均下来,每个人贡献400元。

      有外媒评价“双十一”是全球最大在线销售活动。从销售数据上看,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此外,“双十一”还拉动了快递业务的发展,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但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它的弊端。近年来,网络电商数量迅速增多,但是客户数量有限。

      电商们为了抢占市场,只能一面付着高昂的宣传费,一面低价销售产品以吸引顾客。

      但他们真的受益了吗?以某宝商家为例,2019年营业额为6000万,但是广告费已达2000万,这还不算人工,水电,房租产品成本,最后反而亏损。据统计,超过90%的参与商家只是赔本赚吆喝。

      这样一来,商家的利润减少,只能降低员工工资,员工工资下降,购买力下降,社会需求减少,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商家利润减少,压缩研发投入,创新能力不能有效提高。

      而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创新能力提不上去,拿什么和别人竞争?

      中国不缺市场,不缺劳动力,最缺的就是创新创业的产业环境。

      而且“双十一”只会加剧这种现象的发生。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电商的管控,以及消费者对电商消费热度的下降。我认为“双十一”终会走向黯淡。

    以上仅代表个人拙见,无参考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