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金投赏国际创意节

2018-10-17  本文已影响22人  LIuydanter

今天参加了2018年第十一届金投赏国际创意奖,简单讲讲今天一天的收获。

一、主题:增长下一年

在中国2012年被称之为“移动互联网元年”,很多人这辈子第一次上网,就是在手机上完成的,上网的第一个事情,就是注册使用微信。

这一年,美团完全放弃尚有不错转化率的PC端的流量购买,全部转到手机端的美团APP流量购买,同样这一年抱着巨大决心投身以移动互联网的还有刚创建今日头条的张一鸣。

这一年移动端的流量第一次超过了PC端的流量,并且有一个巨大的倾斜曲线往手机端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红利爆发。当时在手机端引流一个人的成本才不过几毛钱,而现在到了2018年的后半段,一个APP下载注册的引流费用是8元(微博)。

2018年,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殆尽,企业为了获得一个新用户的成本高的吓人。当不得不控制成本的时候,一个不算新鲜的词语被反复提及——增长黑客。

增长黑客概念兴起和发展都来自美国,成熟的PC端互联网格局稳定,导致移动互联网发展缓慢,用户的显性需求被几家大公司满足,用户尝鲜意愿低,成本高。创业者突围必须思考创新,降低传播成本、提升用户自愿传播效果。很多案例都是从产品内更改,来适应增长传播。

在大洋彼端已经被广为人知的增长案例,Airbnb的拍照片实验,dropbox的邀请好友增加云盘空间。以及国内最近被刷爆朋友的新世相的课程等。低成本的获客,病毒式的营销,流传速度之快,分享范围之广,让微信团队不得不紧急修改降低了传播K值的设定。

黑客增长被越来越多的人的认识到。“三节课”做了“黑客增长的课程”反应热烈,不得不紧急加课,开始第二期的预定。Alan&Yolo本是两个学习生物化学(专业的“生物狗”,在2017年6月底,创建自媒体“增长黑盒”,开始创作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相关的文章。最近他们又做出来刷爆微信群的增长黑客答题小程序。

那么增长黑客到底是什么呢,我个人的看法是:所有低成本的获客方式,都是黑客增长。

常规获客手段已经职业化,黑客增长就是在已有的职业外寻找创新空间,比如“联合技术,产品搭建数据测试体系,优化细节提升增长”。

今天展会上触宝的工程师分享:“对APP商城投放的页面,每做一次优化,就会带来1%的下载提升,在谷歌商店已经如此大的用户基数上,每提高1%,都带来可观的用户增长。”

他们可以做的,我们都可以做。

二、分享:流量如水

我之前分享过刘润老师的一个概念:流量如水,技术如刀,人口如山。流量就像水一样,会不断的被打散被重新构造。到了2018年,最不可忽视的崛起,腾讯公司都很头疼的因素:抖音来了。

不看微博,不看公众号,刷刷抖音。日均用户活跃度超过1.5亿的抖音,重新构造了近几年,乃至后五年的超大流量社群。

“在短视频的战场上,没有规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机会”这也是今天展会上,蓝色光标分享会上的收获。

所以这个时候,用户去哪,我们就应该去哪。用户想看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而不是我(品牌)想表达什么,才做什么。两种商业模式一个是做产品,一个是做流量,一个是把产品卖给用户,一个是把用户卖给产品。我们要清楚。我们自己是做什么的,我们的用户正在被重新洗牌,被重新分配,他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凛冬将至,活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