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下

2022-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飘摇的水草

【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

引言

5.1 引言的概念和内容

论文的引言又叫绪论。写引言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怖的了解。

引言中要写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

  1. 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

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一问题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等等。

  1. 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

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的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1. 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

5.2 引言的写作要求

  1. 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引言中要求写的内容较多,而篇幅有限,对于共知的、前人文献中已有的不必细写。主要
写好研究的理由、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意思要明确,语言要简练。

  1. 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注意一起笔就切题,不能铺垫太远。
  1. 尊重科学,不落俗套。

例如,“限于时间和水平”或“由于经费有限,时间仓促”,“不足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等,都没必要写。因为这本身是客套话,不符合科学论文严肃性的要求。

  1. 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
正文

正文即论证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因此它要占主要篇幅。

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要写的内容不能作统一规定;但是,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事实和(或)数据)米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

6.3 正文的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正文部分写作的总的要求是:明晰、准确,完备,简洁。

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
1)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事实准确,数据准确,计算准确,语言准确;
3)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避免重复、繁
琐;
4)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形式与内容
相适应;
5 不泄密,对需保密的资料做技术处理

正文写作时主要注意下述两点:

结论和建议

结论又称结束语、结语。
它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客观反映了论文或研究成果的价值。
结论应与引言相呼应,同摘要一样,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和为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

结论段的内容和格式

其内容要点如下:

  1. 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
  2. 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看法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做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

上述要点中,1时必需的,2和3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结论段的格式安排

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条来写,如果结论段内容较少,可以不分条,整个位一段,一般不在用插图和表格。

结论和建议的撰写要求

致谢

致谢的对象是:凡对本研究直接提供过资金、设备、人力、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
“致谢”可以勒出标题并冠以序号,如“6 致谢”放在“5 结论”之后,也可以不列标题,空一行置于“结论”段之后。

参考文献

凡是引用前人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

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 只著录空开发表的文献
  3. 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的方法和要求

我国国家标准《GB4-87问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这两种。

各类文献著录的通用格式:

附录

不是必须的

注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