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之旅
二、敦煌,我来了
“敦煌号”旅游专列干净、整洁,地毯踩上去有微微的弹性,被子松软,没有留下太多人的气息。车窗外有些荒凉,人烟稀少,偶有一片农作物仿佛是自生自灭的自然产物,因为看不到一个人在田间劳作。高大些的建筑物寥寥无几,不过是保障当地居民生活的水、电设施而已,几乎没有厂房。更远处是隐隐约约的山峦,大多矮小如土丘,却也绵延不绝,间或有点点薄雾提醒你——那就是山!
在《月牙泉》优美的旋律中,我终于合上沉重的眼,沉沉睡去。床铺的坚硬,站点的停顿,人们的嘈杂都没能搅醒我,只到下车前灯全亮起,强烈的光刺激我酸涩的眼才惊醒我绮丽的梦,竟比昨夜在宾馆的软床上睡得香,睡得踏实,是累了的缘故吗?前天上了一天班也是很累的了,却是一夜无梦,辗转难眠。
旅行,是一场身体的噩梦,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番心灵的洗礼。
早饭后乘车来到鸣沙山。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神奇礼物。鸣沙山沙峰陡峭,锐如刀刃,每天游人无数,每日更新如故。据导游说,每日游人踩下的无数双脚印,大大小小,深深浅浅,参差不齐,经过一夜的风吹沙动,凌晨四五点钟的时候去看,沙峰却状如平镜,不留一点人为的痕迹,日日如此。我们去的很迟了,不能亲眼验证。太阳已升得老高,强烈的紫外线烤灼着我的脸和裸露的皮肤,不一会儿就红了。
游人如织,骑在骆驼上排成一条条队沿着既定的路线徐徐前行。骆驼是一种很温驯的动物,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誉,实际也是,在沙漠里行走,人走一步退半步,只有它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穿过无边无际的沙漠。管理员只要牵着头一只,其余的只拿绳子简单的连着,它们就会一只跟着一只,头一只走,后面的都走,头一只停,后面的也都站着不动,绝对的有组织有纪律。我骑的骆驼绳子松开了,它便一动不动地站着。我两腿用力紧紧夹住骆驼,想感受一下风一样的速度,它却毫无反应地纹丝不动。我只得大呼管理员。内心想要寻求小小刺激的想法被憨厚的骆驼击得粉碎,它以不变应万变,我只能收住我的欲望,跟着它的步伐。来到一处较为平整宽阔的半山腰上,管理员抖了抖缰绳,喊了声“跪”,头只骆驼两条前腿膝盖一弯,果真跪了下去,再弯后腿,身子侧一侧,上面的人就很轻松地下来了。后面的骆驼一一效仿,训练有素。
鸣沙山的沙很细,握在手里丝毫不感到硌手,磨砺,如同握住团面粉,轻轻松手,细沙柔柔地流走,缓缓地在风里飞,终回落到它的归属地,得到片刻的安宁。几个女子索性脱了鞋,和沙来一次亲密接触。好不容易爬到山顶,环顾茫茫沙漠,尽是一望无际的淡金色,顿时亮瞎双眼,再数不出五色沙来,于是一弯腰,一侧身,双手抱头,骨碌碌滚下山来,仰卧在一平坦处,望着寥阔的蓝天,四周的金沙,心突然的大了,仿佛能装得下整个世界,工作上的平凡琐碎,生活中的烦心恼事都随风去吧,此刻的我躺在大地母亲温暖舒适的怀抱,心静如一汪湖水,没有一丝涟漪。
真想来一场世纪之眠,然而心的放纵总是短暂的,别处还有风景,我怎能只在此流连?
月牙泉泉清如镜,绿水幽幽,泉一边绿草茵茵,一边则与沙共生共存。人们为了保护月牙泉,也保证游客的人生安全,修建起了保护栏,月牙泉的水到此即止,多年来不涸不竭。月牙泉地势低洼,四周皆为沙山,然而无论多大的风起沙涌,都不曾将其掩埋,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多少年来,月牙泉就如一弯新月,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静谧、安详、温暖、与世无争,游人来也好,走也罢,欣赏不欣赏,她都这样安静的存在着。泉边的草绿了黄,黄了绿,建筑物修了腐,腐了修,经不起风雨的侵蚀,经不起人为的踩踏破坏,月牙泉却能静静地承受人世沧桑,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她的伤、她的痛。实际上月牙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的面积比现在的要大一倍之多,平均水深五米,最深处七米有余,而如今月牙泉南北长只有近一百米,东西宽约二十五米,最深处不过五米。即便如此还是得益于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也许千古不涸的月牙泉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垦荒中就仓促地与我们挥泪作别,倏然隐去了。可见人为的破坏才是大自然美景的头号敌人,人若不懂得珍惜,再美的壮丽河山都会毁于一旦,不复存在,那么今天我们就不会看到这神奇的礼物,再有人和你说起“月牙泉”,也就只剩下三个字而已。
驱车前往敦煌石窟的路上,原本健谈的人们都变得沉默了,不知是还沉浸在鸣沙山、月牙泉的美丽景致中,还是和我一样追忆历史的对与错?好在后来人们意识到了错,也在极力弥补曾经的错,今天,我们有幸还能看到,还能静静聆听月牙泉的低语,这就好。
敦煌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俗称“千佛洞”,以精致的壁画和彩塑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现在对外开放的只有一小部分窟,我们不得以观全貌,但就是这少之又少的几个窟也已经让我们目不暇接,震撼心灵了。
首先,我们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了高清电影《千年莫高》,了解了莫高窟的兴建,修复,前世今生,以及球幕电影《梦幻佛宫》,随着镜头的推进,我们来到了一个个洞窟,移步观景,身临其境,有着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只觉得眼睛不够用了,要是能象观音菩萨那样拥有千眼该多好呀。然而,我们只是凡人,有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莫高窟的壁画大气、繁复、严谨,用色大胆,以墨绿色、朱红色为主调,形成明显的对比。每个洞都有一个主题,虽然部分塑像已被人为破坏,残缺不全;壁画也因时间的浸蚀,或已褪色或已消失,然而历经1600年沧桑仍能展现于世人眼前,且是如此生动、如此美轮美奂,让我不得不钦佩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勤劳、耐心和毅力,一笔一画勾勒的是历史的厚重、博大精深,更是历史的胸怀。站在她的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显得十分渺小,微不足道,但也正是如我般渺小的个体,曾经的芸芸众生,造就了这份传奇,荡涤人灵魂的瑰宝。莫高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她或者与历史上某个僧人有关联,但她仍然属于普罗大众的,属于每个人心中的净土。
我不是考古专家,无法判断某个塑像、某幅壁画的确切年代?线条、色彩的处理富于什么艺术特质?又有什么历史价值?我只凭自己的感受,目力所及的偏好,搜寻接近我内心的东西,让凡尘俗事困扰的心得到一次净化。仰首五彩斑斓的壁画,低头斑驳剥离的墙影,思绪在那一刻穿越千年,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忘了我们所身处的纷繁复杂的世界,只剩下向善与宁静。
茫茫戈壁滩,幽幽丝绸路,因为敦煌,我与你有短暂的交集,莫非也是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