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了

2023-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旭日老师

出发了(一)

我们一说到出发,一般的理解就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实际上这种出发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

所以出发首先要有目标。大家都熟知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故事,那就是没有确定好目标的表现。如果没有目标或者目标相反,目标不明确都会影响到出发的。

其次,出发要有准备,要有行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为则必成。庄子《逍遥游》曰:“适莽苍 者,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 ;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这几句话告诉我们:路有远近,事有大小,不同的出发地点,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准备。而文中的鹏鸟,要从北冥飞到南冥,准备就更加的充分了。“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 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 者也。” 大鹏的准备工作让一般的蝉和学鸠不能够理解。

再次,出发的准备工作,除了有物质上的准备之外,还有志向,决心等精神层面的准备。清朝的四川人彭端淑写了一篇《为学》的文章。其中就记叙了四川有一个穷和尚和一个富和尚都想出发到南海去朝拜观世音菩萨,穷和尚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问穷和尚凭什么去?穷和尚回答说:“我凭借一个瓶子和一个钵盂。”富和尚上说:“我准备了多年,想买舟而去,都没有准备充分,你凭什么去呢?”言语之中充满了讥讽之意。结果第二年穷和尚就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听了非常惭愧。作者发出了感慨,为什么穷和尚到老,而富和尚却不能到呢?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同时让我们看到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两者必须同时准备,甚至精神准备更加重要。我们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个真正的东风往往不一定就是指物质方面,同时还包括内心的意志,决心。

这种状况也可以借用泰戈尔的诗句来描述说明: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由此可见,影响我们出发的不仅仅是距离的远近,还有心中的那一份爱和决心。

出发了(二)

其实每一个人对出发都是非常重视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集体对出发也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时间上一年四季对出发的重视。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是从一天的角度对出发的重视。一家之计在于和,这是精神层面对于出发的重视。一生之计在于勤,这是从人生的角度对出发所需要的精神品质的重视。

运动场上,一声发令枪声响起,是运动员们如脱缰野马般起跑的出发;在平静的海面上,一艘大船扬帆起航,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出发;人生舞台上,一声声清脆的婴儿哭声响起,是一个婴儿人生起点的出发。婚姻生活中,随着庄严的婚礼进行曲的响起,标志着家庭生活的出发。

人生时时有出发,人生处处有出发。有时的出发,朋友会告诉你“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有时的出发,朋友会安慰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时的出发,朋友敬你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代军人的出发更加壮观: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的《兵车行》)。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则最好地诠释了出发的磅礴气势: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这些不同的出发,让我们重视起点,不仅是对开端的重视,更是对结果、目标的重视。

出发了(三)

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所有的开始出发都是为了最终的结果。

所以出发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俗话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说的就是一个人和尚出家的时候,往往都有远大的理想,一定要修成道果,普度众生,成佛成祖。如果这个和尚就像出家第一天那样长期坚持他的初心愿望,那他最终成佛都有余力。就像我们加入“教育行走”的第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坚持下来的决心和意志,都有一个大大小小的作家之梦,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不停的读书,不停的写作,不停的反思,不停的实践,长期坚持下来,每一个人成作家都是有余力的。所以说,习总书记都教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坚持,我们都一定不会辜负自己出发时的那一个美好愿望。

现在教育界上有一句名言,那就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绝对,一定要辩证的看待。我们的人生是一个马拉松赛跑,而不仅仅是百米短跑。在某一个较短的区间和角度看,确实是百米赛跑。比如说学生的考试,表面上看好像就仅仅在那两个小时,一个多小时之内的比赛。但我们放开眼光,其实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天开始。从我们每一个学期开始,都是一次新的出发。每一次新的出发,其实都是一次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新的学期你只看到别人进步了,学得轻松了。你没有看到的是别人在弯道已经超车了,在暑假已经暗暗的努力了,或许是一本好书让他开始懂事,或许是一句好话启发了他沉睡的潜能,或许是家中的变故激发他奋发图强,或许是他行万里路,增长了见识,我们在有形的出发中看到了他人的变化,其实我们看不到它无形的心中已经有改变自己的无穷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身心合一的出发才是真正的出发。每一次改变就是一次新的出发,就是一次新的机会,加起来就是一生的永不停止的长跑。所以说输在起跑线上不一定失败,但是如果输在坚持上,输在反思上,输在改变自己的决心上,普通人输在懒惰上,优秀者输在傲慢上,骄傲上。所以我们出发之后,一定要常常反思自己,认清自己,不要一曝十寒,更不要半途而废,对优秀者而言,行百里者半九十,也不能输在功亏一篑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