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眼中的数据类型和变量
这一节的学习以后,我知道了python里面的数据有整数和浮点数两种类型,其中整数计算精准,浮点数计算因为有四舍五入,有一定偏差,这背后的原因具体是啥不太明白,只是发现廖雪峰反复提到了整数计算很精准,觉得这里应该会有伏笔。
明白了‘’或者“”里面的内容被默认为字符串,于是衍生出一个问题想打出同时有‘’和“”的字符串怎么办,于是知道了有转义符\的存在。
廖雪峰举得例子刚开始想着还挺绕,需要直接在编译环境里面敲出来看看才知道是啥意思。这里面又引出了几个特殊的转义符组合,比如\n代表换行,\t代表制表符,问题是这里制表符是啥意思,小白不懂,只明白打出来的效果发现是空格。
然后这里面自然又引出一个问题是如果字符串里面有很多需要转义的字符就需要很多\,这个可以用r"表示‘’里面的字符串不转义。这里我自己尝试了下r""应该效果是一样的。
然后教程里面提到了一个多行转义符'''...''',我理解为这个...似乎是指编译器里面换行以后自动生成的开头,并不是让你在字符串里面去书写。然后廖雪峰让加上r说效果一样,前面提到了r''代表里面的内容不转义,我想是不是因为这个所以加上r效果一样,因为我偷偷尝试了加乱七八糟其他字母,运行立马报错了。
关于布尔值这一段我就直接跳过了,觉得就是高中数学和物理都学过的与非或,只是记住python里面直接用英文同义的and,not,or表示,结果用True和False表示,python里面是区分大小写的,好像大小写不对意思就不对,不明白为什么TrueFalse必须大写,反正不大写肯定就错了。
然后记住了空值是None和0不一样,我想可能是代码存储的方式不一样吧。
接着理解了变量和赋值,强行记住变量在python里面不能以数字开头,可以是英文大小写和数字加下划线的组合,然后学习了python变量可以反复被赋值的特性,看了例子以后觉得这个位置会是以后写程序时候很容易被忘记的坑吧。如果写着写着重复命名了一个变量,就等于重新赋值了,肯定就很悲剧。
理解/和//的时候出了点状况,我发现我的python编译器显示的结果和廖雪峰网站上面的并不一致,我的/和//效果是一样的,10/3和10//3的结果都是3,10.0/3.0的结果才是3.3333333.
我理解应该是我的编译环境从我的输入数据类型来判断了输出类型。
以上就是小白对于这章的学习心得,用时1小时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