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操作实务--报告

2018-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关务视角

       一说报告,关务人员都不陌生,情况说明,申请报告,这也是关务人员最日常工作,如果没有报告,一天轻松,一来报告,整天烦躁。

       今天说的报告可能大家听到这个词,就胆战心惊,毕竟这是个苦力活,而且是个挨揍活,《陈述报告》大家都听过吧,也都写过了吧,不管有没写过,都可以看看!

       此次说的这份陈述报告事由:深圳陆运口岸出口,企业报关放行,司机装货出厂,口岸捆绑过关,过关查验,结果司机捆错了报关单号过关,查验报关单内容完全不符,那就移交处理吧。

这种情况,做陆运的几乎都遇到过,没遇到过的也听到过,没听到过的,那就是幸运了。

这时海关要你递交一份陈述报告,报关员是怎么想的:

       她奶奶个司机,让他拿报关单,对报关单不对,他自己捆错绑,关我个什么事,这都是运输公司自己的事。好吧,陈述报告就如实写一个,这事与我无关,是司机自己捆绑错误,顺带还让运输公司出个证明,运输公司也说:是的,是我的错。

  报告递到海关,海关一审核,随便要你再补充点资料,核算一下外罚金额,罚款单一开,经营单位处罚:5万,运输公司处罚2万。

傻眼了吧,彻底傻了吧,都说了跟我们经营单位没有关系了,这是为什么。

同海关去讲道理呀,海关告诉你:是由于经营单位监管不到位,需承担主要责任。

经过这一次,我下次怎么办呢?只能祈祷上天,保佑司机不犯困,睁大个眼睛,别捆绑错了。

  其实整个过程从海关管理思维角度绝对不是你想的这样,那海关罚款的理由是经营单位没有监管到位,那作为经营单位的关务你想想在整个物流,报关过程中,是否报关资料丢出去了就是报关行的事,下了个订车单,就是运输公司的事,如果这样你反问自己监管到位了吗?

  其实整件事情,我们不能一惯的认为,将行业通用做法和流程去当成道理和监控指标,这种道理,在海关就是理由了。我们如果想彻底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物流和关务规化就应该着手做起。

1,对于报关行,在评估引入时,就对报关行行为进行规范,在签订合同时,将此类业务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划分,并作为附件加以签注。

2,对于物流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加签订一份业务流程作业指导,将物流各个环节列明,要求司机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捆绑(比如说:口岸拿取正本报关单,核对工厂出仓提货单数量,完全一致后才可捆绑),并将责任细分,双方签注。

      做到以上事情,再发生这种案件时,经营单位提供整个流程监控记录,如果与签订的操作流程一致,再按此思维进行陈述报告的整理,那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目前海关管理的思维正在发生改变,我们可以从海关AEO管理制度中,去学习掌握海关管理思维,并在关务管理中加入应用,也许这对企业本身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