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奥斯卡10项提名,颠覆电影行业,这部电影被称为“时代标志”

2020-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骡子看电影

第7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颁奖典礼上,一部冷门影片《1917》突出重围夺得了最佳电影桂冠。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这部影片10次获得最佳提名,并且斩获

“最佳视觉效果”

最佳摄影”

“最佳音效效果”三项荣誉,

该片该片由萨姆•门德斯导演,乔治•麦凯、迪恩•查尔斯•查普曼等共同主演,毫不夸张地说,《1917》在画面表现与氛围渲染方面独具魅力。

被称为只有这个时代才能拍摄出来的作品。

 

该片的故事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名英国少年在8个小时内穿越敌军封锁,将写有重要军事信息的信件送到英军前线,拯救了1600名士兵生命的故事。

《1917》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奖项荣誉,究其根本是源自其一镜到底的镜头风格、模糊化的人物形象以及隐喻主题下的反战思考。

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鸟人》在全片1小时59分钟的时长内仅包含了15个镜头,探索着“一镜到底”的表达极限,而《1917》则创造了这种表达方式的历史——全片仅有一处镜头切换,在影片66分18秒处以一个时长为10秒的黑屏连接了两个单镜头。

这种拍摄手法希区柯克在其作品《夺魂索》中很早就尝试过。

希区柯克采用“一镜到底”的目的是为了让命案中的尸体与作案工具一刻也不离开观众的视线,以制造紧张惊悚的氛围。

后来的很多影片都曾模仿这种技巧,海姆沃斯最近的新片《惊天营救》中,追车戏和室内追逐戏的拍摄就用了20多分钟的长镜头,虽然电影剧情一般,但那段武戏还是比较出彩的。

《1917》中,主角一共有三处较为明显的情绪转化,概括了主角从最初因失去希望而缺少动力,到拼尽全力去完成使命,来诠释人类与希望之间的互为关系。

起初,当主角在敌方战壕内,因地雷引起的爆炸被埋在石堆中,同伴冒着塌方的危险奋力营救。

当主角被搀扶着逃出洞外,气急败坏的他并没有感激同伴,而是气愤地埋怨同伴选择了自己出行任务,并颤抖着从怀中取出家人的照片。

而当同伴因自己被误会,委屈地让主角赶紧滚回老家时,他又绝望地说出了两次不要,对家乡的思念成为自身的一种负担。

在战争环境中,因害怕希望落空的他不敢对未来抱有任何幻想,展示出主角在面对生命威胁时,仍旧牵挂着家人,但害怕因失败而带来内心挣扎的他早已选择放弃保持希望。 

 其次,当同伴在农场被敌方士兵刺伤后,奄奄一息的他嘱托主角一定要继续完成任务,并让他保证自己知道如何去往目的地后才闭上双眼。

他恍然若失,本想安葬故友于此,却又因时间的紧迫不得不随着恰巧经过的队伍去往下一个目的地。

坐在车上的他,在士兵们悠然自得的闲聊中,向着远方的农场完成了对于同伴与过往的道别。

突然,陷入泥中的卡车,阻挡了队伍的前行。

面对大家的漫不经心,他愤怒地向着车上的士兵发出了喝令,被动接受任务的他成了任务的主动实施者,一旁的士兵也从一开始的观望到奋力地推动汽车。

当汽车重新行驶后,大家也开始关注主角此行的目的,当大家对其任务成功的可能性产生怀疑后,他则斩钉截铁地向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即使从内心深处,他也不再对希望产生疑惑。

 

最后,破败村落的夜晚,当主角为了躲避敌军的追击,慌乱之中闯入了一间破旧的地下室。一名女子和一个新生婴儿藏匿于此处。

短暂的休憩让他暂时远离了喧嚣的战场,他沉醉于其中,也慢慢开启对于家乡的记忆。狭小的空间下,时间仿佛也静止于这份温暖之中。

然而,隐隐的枪声刺穿了墙壁,沉醉在这份温暖中的他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场关于家的幻觉,此时的他不再是因为对与希望的排斥,而是怀揣着能够回归家乡的希望。

 

来到室外,经过与敌人激烈的周旋,奋力一跃跳入湍急的瀑布,逃离了破败的村庄。上岸后筋疲力尽的他,终于难以掩饰内心的恐惧,失声痛苦。

 远处,悠扬的歌声缓缓飘来,牵引着如孤魂般的主角。

面如死灰的主角依靠着树木,直到一旁的士兵告诉他,他们就是主角所要寻找的部队。

主角对于希望的坚持终于得到了适宜的成果,当他为了到达长官所的壕沟内,不顾个人安危,跳出战壕在敌军炮火的攻击下急速狂奔时,是他对于希望的坚守。

 

影片结尾,当主角完成使命后,独自一人走到树下休憩。他拿出怀中家人的照片,镜头也第一次展示出相片中的内容,对于希望的坚守终于给主角带来了新的期盼与力量。

 

纵观整部影片的节奏把控,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潮”,但张弛有度、急缓交替,急缓之间的转换尤为巧妙,不仅能够使观众时刻处于紧张的情绪之中,而且极具代入感。

通过弦乐配乐、室内光影等技巧的运用,为这个简单的故事叠加上了一层层丰富的情感:

有两个16岁少年内心深处最纯真的善良、对于生存的忧虑、对于使命的责任、对于前方的希望与绝望……在真实流动的紧迫时间中,完成了战争影片的另类叙事。

 

从主题内容上来看,战争电影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根据真实战役进行改编,另一类则是对于战争环境中个体的表现,通过对于局部的描写,来映射战争本身或是对于人性的探讨。

在美国的战争电影中,善于塑造钢铁战士般的英雄形象或是特立独行的孤单英雄。

他们多是英勇无畏且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或坚持自我的选择。

《血战钢锯岭》中圣人般的真实传记,《拯救大兵瑞恩》中主角在面对绝境时的人性考验。

 

他们极少将个体的懦弱作为角色的形象基础而《1917》则有意避开了战争片中所常见的历史性叙述,注重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选择与人性转变,主角从害怕失去而放弃希望到再次拾起对于希望的坚守,真正关注到战场中的个体对于战争本身的极度无奈,关注战争本身对于个体的迫害。

以往的优秀战争电影中,对于著名战役的改编往往是电影内容的主要选择。

这些电影以历史史实为基础和框架再现和重塑战争,承载了战争记忆和历史叙述的媒介,成为再现和反思战争的一个重要场域。

在这些影片中,历史意识成为影像话语的构建标准。在此基础上,战争电影具备了历史叙述与文化训诫的相关功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