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读书

放言

2017-04-01  本文已影响126人  目送归鸿

《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诗: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诗的大意是说,我送你一个狐疑不定时痛下决断的办法,不用去占卜问神。什麼方法呢?就像要看玉是不是真玉,就要用火连烧三日,如果不热,就是真玉;要辨别豫章木是不是真的,要等它生长了七年之后察看它的特征才能加以判断。当初周公辅政时,流言四起,都说他要夺位,周公何尝不恐惧;王莽心怀不轨,在簒汉之前表现得谦虚恭谨,礼贤下士。如果他们突然在真相未白时就死了,那麼他们一生的真伪,又有谁会知道呢?

这是一首富有人生体验的哲理诗。它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人、对事的认识把握,要经过长久时间的考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地的表面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位者,而把王莽当成谦谦君子。那就忠奸不分、黑白颠倒了。

这首诗缘起于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官时,写了五首《放言》赠白居易,过了五年,白居易被贬官,也写了五首《放言》回赠,这是白居易《放言》的第三首,显然,白居易是在与元稹互和共勉:经过时间的检验,总有海晏河清的一天。

诗中借用了两个生动的故事,用以说明时间是检验事物真伪的良方。一个是周公的故事。周武王灭亡商朝、建立周朝不久后便死了。按照商朝制度,君主死了,可以兄终弟及,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王位。但周朝改为传位于子,而且是嫡子。武王的儿子成王那时还很幼小,而且天下又不稳定,于是武王的弟弟姬旦(周公)摄政,总理国事。这本身就极容易引起人们的猜疑。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心怀不轨,便四处传播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还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等发动叛乱。周公用了两三年时间才完全平定叛乱,诛杀了武庚、管叔,并放逐了蔡叔。等成王长大了,周公便将政权交还给成王。实践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对国家忠心耿耿。但流言起时,周公被人误解,心里压力是还是很大的,好在时间澄清了一切。周公也因此成为历代辅政者的表率,一直为皇家所推崇。那些皇帝弱小的朝代,更要动辄抬出周公来说事。

另一个是王莽的故事。王莽少年时,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莽姑姑王政君是孝元皇后。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奢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唯独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勤奋好学。他还极为孝顺,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尊重叔伯,十分周到。《汉书》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王莽通过忍辱负重,屈己逢迎,终于获得了朝廷内外的一致好评。屡屡被王公大臣鼎力推荐,这些推荐者都是由衷赞叹王莽的才能和为人。

汉平帝死后,王莽已位高权重,无以复加。于是,他的野心渐露,为了操纵政权,他立年幼的刘婴为皇帝。太皇太后根据群臣的意思,让王莽代替天子临朝,自此王莽开始“摄政”。为了顺利称帝,王莽让各地上报祥瑞事件,有符命的,有图书的,无奇不有,无非是要说明:上天要王莽继位。通过舆论造势、先祖遗命、太皇太后亲柬,王莽一步步迈向权力巅峰,最终在未央宫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新”,至此,王莽一生的隐忍,换来了他梦寐以求的皇位。

周公和王莽,一个忠心耿耿,一个野心勃勃,一个治好天下还政于朝,一个伪装坐大代汉自立,但在漫长的过程中,又有多少人能独具慧眼,洞穿玄机呢?特别是,如果发生了意外,周公在没有还政时死了,而王莽在声名鼎盛时死了,谁又能判断真伪,辨别他们的忠奸呢?白居易提出了一个千古哲学命题。

其实,周公勤勉政事,掌握朝廷大权,随时可以取而代之,但最终却完璧归赵,退居幕后。说明他品行高洁,没有贪念,然而这种人毕竟极少,所以为后人景仰。王莽谦恭一生,礼敬人神,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圆满,赢得了绝大部分人的尊重和敬佩,装逼一时固然容易,装逼一辈子,就是真的了。后来他做大了,势力强了,皇帝又是个孩子,哪能管理天下?他于此时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实在是太正常了,宋朝的赵匡胤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吗?只是王莽后来败了,而且是败在刘氏后人的手上,自然就变成了篡位者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从来就是如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