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难不可以苟免,该死还得死

2020-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亩岐江

【一见庐禅话】

14.《难不可以苟免》

自佛祖传法于迦叶,迦叶传于阿难,之后一直在西天祖师中传了二十八祖至达磨祖师。每一代的相传各有各的因缘,其中以西天二十四祖师子比丘者的故事比较特别。因为他是第一个成为祖师后被人杀掉的。

这就是所谓“难不可以苟免”!

在二十四祖时,有两个外道横行,想要谋乱。于是假扮为僧人的模样,潜入王宫作乱。大王借怪错于佛教,于是破毁寺院,驱除僧众。大王气愤之下,亲自拿剑去质问祖师。

大王说:师父得到“蕴空”的境界了吗?

祖师答:已得蕴空。

在《心经》上有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指的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蕴藏、积聚的意思。色蕴属于物质现象范畴,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现象范畴。“蕴空”就是得道的一种境界。这种蕴空的境界可以“度一切苦厄”。

然后大王又问:那也已看破生死了吗?

祖师说,已看破生死。

大王说,既然看破生死,那就把你的头给我吧。

祖师就说:这个身体都不是我自己的,怎么会吝啬这颗头颅?

于是,祖师就被破去头颅。大王砍下祖师的头颅的同时,拿剑的右手也断掉了,过了七天,大王也死了。

在这个事情发生之前,祖师已经知道不可避免。所以,世间大部分的苦厄其实无可避免。很多人害怕面对苦厄,是因为不理解苦厄,主要还是心里害怕。

《道德经》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死都不怕,苦厄又何惧之有?

按照《心经》上的理解,能“度”、能“除”一切苦厄,得要有智慧,更要有勇气。当苦厄和死亡降临的时刻,坦然面对就是了。

或许,当你准备好面对一切苦厄,甚至死亡时,这些苦厄和死亡也就成了“空”。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