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而关注朋友圈
不知不觉春节假期就过完了,各大亲朋好友在这期间都通过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不少过节的喜庆和欢乐。
一好友和我闲聊时,谈到大家最近在朋友圈里发的近况,发现他原来早前已取消朋友圈的“红点”提示,不会经常去留意朋友圈动态,我一下子纳闷,原来还有这操作, 我不禁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取消了朋友圈提示,这不就没有微信好友最新的动态提示了么?难道你平时都不关注朋友圈的?
他给我的回答是,“关闭朋友圈红点提示,因为平时看朋友圈看得多,发现世界都是别人过的;不看,发现世界都是自己过的。”
他随后接着说,“平时过多地关注朋友的生活,因为大家在朋友圈发的照片,生活,通常都是最好的,最美的。看得多了,就越发地觉得自己不如人家,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想去追赶的心态,久而久之,在追赶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焦虑心态,而且会在潜移默化中膨胀,我关闭朋友圈,为的是减轻我的焦虑感。”
听完好友的一番话,顿时引起了我的思考。
到底,我们是为何而关注朋友圈?
大家对于朋友圈其实并不陌生。但往往都是从传播者的角度去考虑。
平时发朋友圈,大多都是为了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分享自己最近的动态,包括喜怒哀乐。
每次发送后的你最希望获得的是大家的“点赞”或者“评论”,这才显得这条朋友圈的价值所在。
人的虚荣心、认同感和同情心是我曾以为朋友圈最大的用途。
因此我们最常见的是,发一条生活美满,或者学业有成的动态,从而通过朋友圈获取虚荣感;转发一条感同身受,或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软文,通过朋友圈获取认同感;再发一条孤苦伶仃的加班动态,或是人艰不拆的生活动态,通过朋友圈获取同情心。但发现,这些原来都是站在传播者的角度来看的。
我们试图通过发朋友圈来表达自己,但其实作为朋友圈的信息接收者来看,朋友圈也在影响着他人。每个人阅读每一条朋友圈也会有不一样的领悟和感想,我自己没有关闭朋友圈红点提示的原因是为了了解身边朋友的动态和对有效信息的接收。遇到微商的朋友,我才会选择性关闭Ta的动态更新。
因此,对于直接了当地关闭朋友圈这一看法,我不敢苟同,但深思之后,也理解其因。大家有着一种“报喜不报忧”的思想内核,我们看到朋友圈里全是尽善尽美、多姿多彩的生活,还真的会有羡慕之心,也相对会产生一种自卑之情。所以,看来以后发朋友圈,也得需要考虑下接收者的感受,毕竟发者无意,看者有心。估计这也是朋友圈分组存在的其中一个意义吧。
话虽如此,但事实上,身边的大部分的人还是很乐意、也很积极地会去关注朋友圈。那么驱使你主动关注朋友圈的原因是什么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9923656/6815301439dc546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