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的历史含义——后羿为何“射十日”?
2023-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已锁定
以上关于羿民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的分析,事实上,为理解羿射十日的神话提供了一个背景。
本书据此认为,在过去学者对这一神话所做的解释中,比较合理的是关于历法改革的解释。
古神话中羲和生十日、常羲生十二月的主题,明显表现了“十日”、“十二月”同历法的关联。
羲和是天文官或天文神的代名,十日神话说明了上古历法源于对日月视运动的观察的道理。
这一道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所以十日神话才会在中国各民族中获得广泛流传。
在苗、瑶、侗、壮、布依、土家、蒙古等民族中同时还流传有射十二日的神话传说,“十二”仍然是一个同历法相关联的数字(一年十二月)。
除掉关于民族关系的背景知识以外,同羿射十日神话相联系的另一个背景知识,是上古历法的知识:
商民族的历法,曾经经历了从周年十月制到周年十二月制(一年两季,每季六月)的变更。
大约在王恒时代,朔望月观念被引入历法;大约到上甲微时代,同一旬十日制相对应的阴阳合历便已形成。
这种阴阳合历应当是商民族或东夷民族所创造的历法,因为《夏小正》这部被认为是反映了夏代历法制度的著作,从它所记录的冬月星象看,它使用的是十月太阳历。
根据这一知识判断,羿射十日,其本质涵义就是在夏民族中进行历法改革,亦即在羿民族势力所达到的范围中,推行东夷民族的阴阳合历——推行兼顾太阳、月亮两个运动周期的历法,以朔望月为每年的基本单元。
新旧两种历法相比较,其最主要的差别有两条:
一是夏历以十来计算周年的月节,认为每节由一个太阳轮值,羿民族废除了这一观念;
二是羿民族的历法是结合回归年和朔望月两种观念而形成的,夏历则无朔望月观念。
羿射十日神话中的两个主题即建立在这两大差别之上:
同废除一年十节制相对应,产生了射十日的神话主题;同建立阴阳合历制相对应,产生了羿和嫦娥婚配的神话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