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学习法,解决学以致用的“最后一公里”
001 保证行为效果的“神奇”工具
《清单革命》这本书,我是从图书馆借了又换、还了又借,来来回回折腾了三次,才决定用用2-3个小时读下来的书,大部分内容都在围绕两件事儿,在做调查和研究,这有点像硕士毕业论文。
第一件事儿:医院里面的医生怎样做手术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医生做手术时,哪怕小小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一场手术的失败,甚至终止一个人的生命,虽然通过严格的医生职业资格等方面,来判定医生知识储备是否具备手术的资格,但是一场手术的成败却不仅仅决定于医生,比如,手术过程中,突然发现少了某个手术工具,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二件事儿:建筑工地上的包工头或工人是如何保证施工的质量?
与医生做手术一样,一栋大楼在建筑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造成“楼倒倒”或“楼脆脆”事件,就是一个重大的安全事故,而大楼在施工工程中,往往又通过一层一层的转包,那么如何保证大楼施工工程,与大楼的图纸设计的质量要求保持一致呢?
作者通过实地调查,以及研究证明: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张保证手术或施工质量的清单,作为手术过程或施工过程,所有参与者的行为标准。
也就是说,保证手术或施工质量的,不仅仅是手术或施工的标准或流程,更重要的是,执行流程过程中的,至少是每个关键环节,要有一个保证流程有效执行的工具、规范行为的标准,那就是,清单!!!
**002 培养好习惯的“秘密武器” **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我是在往返公司和住址之间过程中,通过听取视频课程的方式学习的,前前后后学了五遍,一个想培养自己好习惯、戒掉不良习惯的人,这本书都值得一听或值得一读。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习惯回,先看图:
比如,以发朋友圈为例,当你看到别人发朋友圈,尤其是获得大量的点赞,或者互动的时候,于是产生了暗示,我也想要点赞,于是这种暗示引导者自己产生了自己发朋友圈的行为,果然,当你发了朋友圈,获得N多的点赞或活动,得到了“奖赏”,就会强化暗示,形成信号,即,我发朋友圈,就可以获得点赞和互动,于是乎,就逐渐形成了惯常行为,也就是习惯。
那么,该怎么改变习惯呢?
首先,你很难改变暗示,有人说靠意志力改变不良习惯,其中之一就是想改变暗示,心理学家曾提出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但是,这也恰恰说明,暗示自己产生行为的信号,依然十分强烈,所以,形成好的习惯,或戒掉不好的习惯,改变暗示的方式,不是性价比高的方式。
其次,改变响应暗示的行为,这点是作者的一个观点,即一旦产生了暗示,则采取另一种自己愿意接受的方式去行动,然后及时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奖赏,然后逐渐的消除或降低某种暗示,逐渐通过习惯回路,消除恶习,培养好习惯。
再次,奖赏一定是和行为相伴的,比如我一旦产生了想抽烟的暗示,按照习惯下步的行为就是产生抽烟的行为,但是我想戒烟的话,我得找到另外一个让自己获得奖赏的行为,比如吃口香糖,这样可以让我保持口腔空气的清新,然后也可以让我看到肺部的纹路逐渐清晰或健康,没有奖赏的行为,或者不能确定有无奖赏的行为,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发生的概率太小,除非有很强的独立意识。
所以,要改变一个习惯,关键在于培养一个伴有奖赏的行为,而这个行为,其实就是行为的程序,但是,如果这个行为程序较为复杂,会有什么效果呢?
比如潜意识暗示,我想抽烟,于是我为了戒烟,产生了一个也伴有奖赏的行为是干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甚至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然后才能获得奖赏,那么这样的替换行为对于培养新的习惯,效果会好吗?
当然不会,因为大脑自身真不喜欢复杂的东西,这是有大脑自身的构造原理所决定的,所以,应当用简单的行为程序,用于设计响应暗示的替换行为,同时,也要保证这个简单行为程序的有效性,否则不能得到奖赏,不利于新的习惯的培养。
而要保证这个替换行为的简单性和有效性,就要用到保证行为效果的“神奇”工具—清单。所以,培养好习惯的“秘密武器”,也是清单。
003 用清单简化学习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是受自己学习理念的支配下买的最迫切的一本书,也是对我学习理念的转变、补充和完善目前为止,最有价值的一本书。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心理表征,我大概用了10天左右,让大脑处在发散模式下,思考如何理解心理表征。
在书中,作者对心理表征的定义是“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种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在大脑的发散模式下,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大脑对外部事物的一种建构模式,这种认识的建构模式,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和认知水平,这是一个人能力之中相当厉害的一项能力。
举个例子,现在有很多人,尤其是知识网红在做21天写作培训班,学员的心理表征是通过他人教和自己练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然后让自己也有机会成为知识网红,或者成为一个靠写作谋生的人,在简书上,据说有100万写作者在坚持着靠写作实现梦想的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位牛人,随便网上一查,就会发现老兄就是一个跨界狂人: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都能同时发生在他身上。
直到有天读到富兰克林如何成为当时的“当红作家”的片段,才多少理解:不知道这位牛人是不是在研究电的过程中灵光一闪,想成为一个作家了,在没有经过任何写作培训的情况下,他先找来当红作家的作品,读完之后比着葫芦画瓢,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写一遍,然后请别人看看,有啥意见,人家告诉他,你这文章和原著一比,文字太生硬,一股科学家的精神上来了,该怎么解决文字生硬的问题呢?他发现了写散文这事挺不错,既可以信马由缰,又可以增加词汇量、提高词汇的应用能力,于是转而练习写作散文,等到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之后,再回过来写小说,居然也成了当红作家。
富兰克林学习写作的方式,就是他的学习写作的心理表征,而且,这种心理表征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应用在其他领域也未尝不可。
在《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中,作者对心理表征的重要性可以说浓笔重彩的描述,比如,作者认为“将杰出人物和其他人区别开来的因素,正是前者心理表征的质量和数量,通过多年的练习,他们针对本行业或领域中自己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局面,创造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
这意思也就是说,你要想有机会成为一个牛人,首先得在刻意练习之中不断形成、优化和完善你对事物的认知结构。而要形成心理表征,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看看这个领域内那些牛人的心理表征,研究研究他们的心理表征是如何形成的,以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所以,总结牛人的心理表征,形成或优化自己的心理表征,让自己有可能成为牛人的一个最最牛X的工具,仍然是上面所提到的清单,比如,你总结一下所谓的网络爆文的结构,然后把它做成自己写作的清单,围绕清单一项一项的练习,保不准那天你就是爆文作者,更重要的是,你拥有了发掘别人心理表征,形成或优化自己的心理表征的方法论,用一张清单完成一个看上去复杂的心理表征,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最有效率和最优价值的方式。
004 用清单学习如何界定问题
《麦肯锡思维》这本书,是值得深入的阅读和内化为自身的习惯的,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甚至包括从国内外一些有关学习的经典中的学习方法,在实现学以致用、从学到习的转化方面,效率还是非常低的,我自身用了半年的时间,也落得几乎颗粒无收的结果,再用半年时间去探索其他的学以致用的方法,仍然不见效果,总感觉从学会到会做,并不是如某些言论或大师所言,学会是一码事儿,会做又是一码事儿,总感觉从学会到会做中间缺失了什么东西,后来学习《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以为从刻意练习中可以找到那个隐隐约约但十分重要的东西,但是仍然发现从书本走向行为,哪怕是第一次行为练习,仍然存在不适之处。
而自从将清单用于学习《麦肯锡思维》,通过直接将书中的准备用于实践的行为标准、原则和流程或程序制作成清单,整个运用过程就会变得轻松和简单,大脑或许是因为投入行为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不大,抵制实践的力量明显弱小,而且由于行为结果的刺激,或者奖赏,反而逐渐的把学习尤其是习得的部分变得如同游戏一般让人快乐,以其中一个章节界定问题为例,制作相应的清单,如下:
刚开始对遇到的问题,运用这个清单去界定问题的时候,是非常吃力的事情,是按照编号一个一个进行的,比如,“学习中存在拖沓问题”,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界定:
第一步,结构/系统化思维
首先按照1.1结构/系统化思维中1.1.1根据客户特点使用不同的框架处理问题这个流程,运用自我头脑风暴、零秒思考技术、JT法花费6个小时的时间,寻找自身解决这个问题的框架
其次按照1.1结构/系统化思维中1.1.2运用MECE原则分解问题,保证不重复、不遗漏,运用逻辑树方式审视第一步找到的框架是否符合MECE原则。
按照清单,完成了结构/系统化思维的成果,形成了对“学习中存在拖沓问题”的框架/结构。
第二步,提出可行性假设
首先判断“学习中存在拖沓问题”的了解程度,发现这个问题属于“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按照“有一定了解的问题”的对策:按照直觉直接作出假设,并对所作出的假设进行排序,划定重点验证的假设范围。
第三步,证实或证伪假设
首先按照1.3.1QDT粗略检验,运用议题树工具,验证以上重点验证的假设所成立的条件是否成立。
其次通过收集数据和信息,运用议题树工具的“是”或“否”开关,全面验证所有的初始假设是否成立。
最后发现“学习上存在拖沓”这个问题本质是“构造的学习程序违无法有效用于指导实践行为”。
通过一段时间使用清单管理从学习到应用过程的实践,有以下几个深切的感受:
1、在学习过程中直接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清单,用于指导学习的实践行为,大大缩短了从学习知识到习的行为的时间,提高了学以致用的转化率。
2、减少了大脑在实践过程中投入的能量消耗,减轻了大脑在过程中的压力感,使大脑更容易接受从学习区到恐慌区过程中的逃避现象。
3、由于清单改变的是学习信号或学习暗示的行为程序,配合相应的行为奖励机制,有助于大脑培养和形成新的心理表征和行为习惯,从而大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习惯的过程。
005 清单学习法后记
学习的价值在用思维或行为的改变,实现期望达到的状态,而清单学习法作为一种原创性学习工具,从目前而言,仅仅是经过自我实验的验证,虽然也能在诸多的学习理论研究和学习实践研究中,找到与之佐证的地方,但是,仍未形成一套完成的系统,就目前而言,仅供期望通过学习改变思维或行为的学习实践者小范围的使用,而对于单单以读书为乐,无需用于改变自己的人而言,也只能作为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