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二)
【推荐序二(摘录)】
这本《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非常难得,他直接用心理学(主要是精神分析),去集中解读村上春树的作品,整本书围绕着村上春树和荣格这两位关键人物,寸步不离地扎扎实实地对村上春树的作品展开分析,交叉着村上春树的个人经历与作品内容,以及荣格的个人经历和理论观点。
村上春树、荣格、河合隼雄和河合俊雄,四位大家都融汇在这一本《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里,真是蔚为大观,精彩纷呈。
……
后来我发现了《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这本书,作为村上迷,自然会买来看一下。顿时好奇作为文学家的村上春树,为什么要去见河合隼雄这位心理学家?见了他以后发生了什么?
读完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和合隼雄,既出于专业上的喜爱,也出于对河合隼雄这个人的喜爱。
读完了《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才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何村上的作品能如此吸引人,村上本来就天赋异禀,再加上有河合隼雄这样一位杰出心理学家的良师益友(也许俊雄先生也参与他们的对话了吧),高山流水遇知音,村上春树一定因此对这个世界、对人性的理解和解读更为大放异彩。
从此我才知道,河合隼雄是日本最杰出的临床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之一,也是日本第一位荣格学派精神分析师,所以作为他的儿子,河合俊雄先生对荣格的学习想必是从小就耳濡目染了。
2002年河合隼雄受到日本首相力邀出任日本文化厅长官(可能是目前为止,从政级别最高的心理学家)。
2007年河合隼雄去世后,日本民众曾感慨道:“日本再无心理学大师。”——真的是得高望中的心理学前辈。
河合隼雄的作品很多都是非常贴近人的写法,骨子里很专业,但并不显得呆板,读起来就像是一位老人家在面对面和你说话。
河合隼雄和何俊雄是父子关系,有意思的是,他们很少在书中提到这种关系。
想想也是很有意思,你认真分析研究的对象是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父亲的挚友,这样特殊的关系无疑会让解读更有意味,因为在俊雄先生的脑海里,除了河合俊雄,村上春树和荣格的文本之外,还有不少河合隼雄作为父亲的鲜活记忆和听说的或者亲眼所见的作为长辈朋友的村上春树的故事。
我一开始会以为俊雄先生会继承并延续他父亲的写作风格,而让我分外惊喜的是,俊雄先生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当然,他的风格同样有着一种让人信服和开悟的力量,这正是所谓的虎父无犬子。
揣摩字里行间的意味,想来河合俊雄先生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一位严谨又认真的大学教授,也是一位实实在在的热爱深度思考并且不断去更新整合的人,他的文字和观点透着一股尊重村上春树作品、尊重读者,也尊重身为文化和思想传播者的劲,真是令人欣赏又喜欢呢。
所以,我推荐同为村上迷的大家去读这本《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即便你没有任何心理学背景也应该朝圣般一字一句地读完这本书,有时间或许还可以再去读一遍书里所提到的村上的作品,主要是《1Q84》这部长篇小说,还有一些中长篇小说,杂文涉及不多。
这会让我们作为村上迷离村上春树更近、更近、更近一些,也是一个多角度走进村上灵魂世界的机会。不仅因为有心理学的加持,也因为河合俊雄和村上春树本身的关系就足够特别。
同时我推荐心理学专业的同行,无论是心理学研究者,还是心理咨询从业者,都可以像期待一道主菜之后的甜点一般读一读这本书(即使不是精神分析理论刘拍的背景)。
对我而言,因为对人、对这个世界怀有浓烈的好奇心,我投身了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我也很热爱文学,文学其实是一个能近距离通向人类心灵世界的媒介之一,这和心理学研究并探索人类心理和行为的举措有异曲同工之妙。
单纯的心理学著作往往不那么容易理解,也相对枯燥,结合文学故事的心理学专业分析,无疑是一个更友好的选择,而且俊雄先生对村上和荣格的再解读无疑是靠谱的。
最后,对大众流行文学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细细读下这本书,这会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去重新理解,为什么全世界各个文化背景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爱上某些故事某种文字风格?还爱得如此无法自拔,如此天长地久……
从村上春树一路走到河合俊雄,真是移步成景,每次都在那跃动的文字中,一次次发现本就属于我们心灵和行为的隽永意味和别样精彩!
曹雪敏
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门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