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三国36
在逃跑的路上,经过这次有惊无险之后,曹操到达了陈留。
根据《三国志》记载,“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
当时在陈留的一个地方豪强,与曹操有点交情,提供很多帮助。
曹操有了点本钱就用来招兵买马,三五个月共募得五千人马左右。
停留了一段时间之后,考虑到势单力薄,就打算去参加反董联盟义军。
袁绍那边,与曹操一样,也弃官离京逃亡,逃到冀州,刚到冀州,就被人盯上了。
冀州的主政者是刺史韩馥,他这个人比较老实保守,听朝廷话。
韩馥知道袁绍因为什么事出逃,刚到冀州的时候,就打听到他想起兵讨伐董卓的事。虽然知道此时的朝廷是董卓的朝廷,但毕竟也是朝廷,所以不想自己地盘有事,就专门派人二十四小时监视袁绍。
袁绍之所以选择冀州,是有原因的,他知道韩馥不会加害于他,因为一来韩馥不是董卓的人;二来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韩馥也是袁家门生之一。
虽然韩馥不会对袁绍怎样,但也不想他闹事。袁绍没法起兵,十分郁闷。
这个时候,东郡太守桥瑁以朝廷三公的名义,伪造了一份文书,送至各州郡。
书中除了陈述董卓的种种罪恶,还称朝廷三公受到逼迫无法自救,他们盼望各地兴起义兵,解除国难。
这份极具号召力的文书,也送到了韩馥手中。
韩馥知道这份东西意味着什么。
要么支持董卓朝廷,要么反对董卓朝廷。
支持董卓朝廷,肯定会有命令下来,要求剿灭叛军;反对董卓朝廷,则表示加入讨董义军,自个反对而不加入其他组织,没啥力量也没有意义,不如不反。
中立行不行?你在开玩笑。
韩馥犹豫不决,就请部下前来商议。
韩馥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之后,问他们如今我们是应该帮助袁绍袁本初呢?还是应该帮董卓朝廷?
有部下讲,如今咱们起兵是为了国家,我们既不是为了帮董,也不是帮某个人,而是为国家做事。
韩馥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也觉得很惭愧,部下都会这样想,自己做主帅的却犹豫不决.....
又有部下建议,起兵要慎重,不是好玩的事,所谓兵者不祥之气,咱们可不能抢先发动,所以咱们暂时观望一下,看看其他各州郡情况如何,如果有人发动,咱们再起兵响应不迟,千万不要做出头鸟,枪打出头鸟。听了部下们一番探讨,韩馥心中已有主意,就写了一封信给袁绍。
袁绍打开一看,哟呵!原来韩刺史跟大家一样,义愤填膺,对董卓种种不是进行抨击,还鼓励自己起兵讨伐。
这韩刺史啥时候想通了?
袁绍很高兴,再也不用顾忌太多,就写信四处联络。
转过年来,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函谷关以东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讨伐董卓的诸侯多是一方霸主,各领风骚。